城乡学校互助共同体网络化运作机制的建构与实践

城乡学校互助共同体网络化运作机制的建构与实践

ID:9845649

大小:44.57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5-12

城乡学校互助共同体网络化运作机制的建构与实践_第1页
城乡学校互助共同体网络化运作机制的建构与实践_第2页
城乡学校互助共同体网络化运作机制的建构与实践_第3页
城乡学校互助共同体网络化运作机制的建构与实践_第4页
城乡学校互助共同体网络化运作机制的建构与实践_第5页
资源描述:

《城乡学校互助共同体网络化运作机制的建构与实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城乡学校互助共同体网络化运作机制的建构与实践萧山区北干小学金锋一、问题的提出(一)共同体的建立:为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升学校提供了条件。2006年11月13日,在萧山区举行的“杭州市城乡中小学结对互助”签约仪式上,其中萧山区北干小学(以下简称北干)与杭州市新世纪外国语学校(以下简称新世纪)互签协议,成为结对互助学校。随后两校领导就结对互助事项进行了多次的交流互访,逐渐由相识到相知相熟,为两校顺利高效开展互助活动打了坚实的基础。年初,原先北干小学(萧山城区)的区内结对互助学校南阳镇小(以下简称南阳)也借此机遇,融入其中。三校领导就建立城乡教育共同体机制,开展结对帮

2、扶,城乡互动活动达成共识,并积极探索互助平台。三校约定,建立一个以“新世纪”为龙头的“1+2”共同体,走资源共享,共同提高,共创特色,均衡发展之路。实现“理念共享、资源共享、方法共享、成果共享”。三校教育共同体的建立,为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有效提升农村学校的办学水平提供了条件。是大杭州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缩影,一个案例。(二)反思共同体的运行:实效性和成本问题制约着共同体的发展。杭州市自2002年开始试点结对互助以来,虽然形成了杭州首创,全国领先的“城乡中小学结对互助”模式,但从各地各校的实施现状来看,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只关注面上的东西,只求形式,不重效果;

3、二是缺乏活动载体,拘于传统;三是缺乏促进机制,没有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不少结对学校的校长曾经坦言:各结对学校小团体间自身工作任务较重,教师又要腾出不少精力交流学习,很难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保证。另外,由于城乡间的结对学校距离较远;所有交流活动必定有一定的经费支出,这对本就“贫困”的乡村学校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对结对的长效性是一个挑战。像结对活动中常见的教研活动,多数是面对面的交流、研讨,基本的方式是听课、说课、评课。所有的参加人员必须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才能进行;活动议程固定,发言人数有限,被动听众多;会议开支、时间精力耗费大,效率较低,教研资料备份困难,更难于共享,惠及

4、面小。面对结对互助活动中所存在的一些困惑,不仅各实践学校在思考、探索、创新,政府行政部门也在积极采取措施,调研应对。市政协八届五次会议上的第348号提案《关于进一步推进“名校+农校”模式健康发展的建议》的复函中指出,要求结对学校不断总结完善交流的形式和内容,使交流更具有实效。因此,对“城乡中小学结对互助”模式的深化与提炼势在必行。而这其中,新世纪、北干、南阳三校教育共同体运行机制的创新,成为三校发展共同体能否持久有效发展的关键。(三)基于网络技术:寻找城乡学校互助共同体运行新机制的重要切口教育现代化、信息化是发展教育的必然趋势。学校利用网络技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具有

5、许多独特的优势。以目前一些学校开展的相对成熟的网络教研与传统的教研活动相比,一是形式灵活多样,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二是环境宽松,易于教师表达;三是成本低、效果好。网络的利用,除了行政驱使之外,事实上也已成为许多教师的个人自觉行为。博客、QQ、远程教育等已经成为教师们追求自我实现个性化反思,专业化成长的又一途径。对于一些学生而言,上网浏览,搜索资料已成习惯,更有学生加入到网络学校、虚拟学习社区当中。而事实上,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结对互助活动已成为可能。第一,网络硬件及软件在各校的迅速发展为我们创造了良好的物质条件。现在各校均已开通“校校通”及教育城域

6、网,至少可以组成一个视频会场,至少有一个学生电子阅览室,部分学校教师人手一台电脑,城镇学校35周岁以下的教师绝大部分已经拥有家庭电脑。第二,网络的技术功能为我们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活动平台。目前,网络技术已趋成熟,为我们提供了文件传输、电子邮件、信息查询浏览、BBS、聊天室等服务,这些技术功能可以满足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同时,这些技术好学、易上手,能被广大教师所接受。第三,教师和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在日益提高。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校园网络的应用,特别是在中小学开展信息技术课以后,广大师生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在迅速提高。为此,新世纪、北干、南阳三校发展共同体提出了“城乡学校

7、互助共同体网络化运作机制的建构与实践”这一课题,并由北干小学负责课题的审报立项工作。本课题的提出,旨在总结已有城乡结对互助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创新与实践,使“城乡中小学结对互助”模式在理论支撑下,具有更强的实践意义,为杭州市乃至全国探索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一条有效的思路,为其他学校发展共同体提供可操作的经验。二、研究设计(一)概念界定城乡学校互助共同体:是指一批学校围绕一个共同的目标,集聚在一起,合作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共同开展教研、科研活动,相互协作、相互帮助,逐步形成发展的共同体。这个具有区域特点的杭州模式——城乡学校互助共同体,有三种形式,即基于优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