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升机结构响应主动控制飞行试验

直升机结构响应主动控制飞行试验

ID:9842344

大小:1.44 MB

页数:6页

时间:2018-05-12

直升机结构响应主动控制飞行试验_第1页
直升机结构响应主动控制飞行试验_第2页
直升机结构响应主动控制飞行试验_第3页
直升机结构响应主动控制飞行试验_第4页
直升机结构响应主动控制飞行试验_第5页
资源描述:

《直升机结构响应主动控制飞行试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直升机结构响应主动控制飞行试验陆洋1,顾仲权1,凌爱民2,李明强2(1.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直升机旋翼动力学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16;2.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江西景德镇333001)摘要:为验证结构响应主动控制方法在直升机振动控制中的有效性,以某轻型直升机为验证机,基于具有在线识别功能的时域自适应控制算法,进行了直升机结构响应主动控制飞行试验研究。本文详细给出了飞行试验方法、试验系统组成、试验内容及其过程。通过对飞行试验数据的处理分析,对减振效果进行了评估。试飞结果表明:ACSR系统对各测点的垂向振动均有减振效果,各速度状态下的全机垂向减振效率在

2、30-66%之间,巡航速度状态下具有最佳的减振效率;此外,各测点的侧向振动水平也有一定程度的减小。本次飞行试验为ACSR技术在我国直升机型号上的工程应用奠定了基础。关键词:直升机;振动;结构响应主动控制;飞行试验中图分类号:V212.4,V4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引言直升机的振动问题十分突出,不仅影响驾驶员操纵性和舒适性,还会降低机载设备的寿命。因此,解决直升机的振动问题意义重大。传统解决直升机振动问题的办法是采用被动式吸振或隔振,由于频带窄,重量效率低等原因,难以满足日益提高的减振要求。随后出现了更具优势的直升机主动振动控制技术,包括:

3、高阶谐波控制、独立桨叶控制、主动控制襟翼、结构响应主动控制(ActiveControlofStructureResponse,ACSR)等。在上述主动振动控制方法中,ACSR由于减振效果好、功耗低、系统重量轻、适应性强、易于实现等优点,已成为目前国内外最受关注的直升机主动振动控制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在直升机主要模态的非节点位置上用作动器施加主动控制力,通过控制器的实时调节,使主动控制力在关键部位(如座舱)处产生的振动响应与外扰激振力引起的振动相抵消,从而达到减振的目的。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英国Westland直升机公司首先提出ACSR技术,在理论研究的基

4、础上,利用W30直升机上进行了飞行测试,能显著减小旋翼通过频率的振动水平[1],显示出其用于直升机减振的巨大潜力。此后的二十余年间,英、美、德、法等国家均投入的大量的人力物力重点突破ACSR的关键技术,包括:多通道自适应控制律设计、高功率重量比作动器研制、作动器及传感器位置及个数优选等,并先后在EH101[2]、CH-47[3]、UH-60[4]、S-92[5]等多种机型上成功地进行了ACSR飞行试验。近十几年来,上述国家的直升机ACSR技术逐渐发展成熟,S-92、UH-60M、EC225/EC725等机型上已正式装备了ACSR系统[4-6],可使直升机关键

5、部位处的振动水平降至0.05g以下,这是采用被动式减振措施所难以达到的。近几年来,美国Sikorsky直升机公司在其最新研发的高速直升机X2上,为抑制高速飞行时严重非定常气动载荷所引起的强烈机体振动,将ACSR系统设置为该机必需装备[7]。国内对ACSR技术的研究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顾仲权等人对ACSR涉及的各领域关键技术均进行了深入的研究[8-13],包括大量的理论方法研究和模型试验研究。为将ACSR技术最终推向实用,为我国直升机型号服务,在中国直升机技术研究所的全力支持下,以前期研究成果为基础,利用某国产轻型直升机为验证机在国内首次

6、进行了ACSR飞行试验。在本次飞行试验中,ACSR控制器采用具有在线识别功能的时域自适应控制算法,相比于国外普遍采用的频域算法,具有控制器参数更新快、跟踪受控对象动特性能力强的优点;此外,专门研制了电磁惯性共振式作动器,具备功耗小、输出力大的特点;并自行开发研制了全套硬件系统,整套系统重量仅占全机重量的1.2%,远低于常规被动式减振系统的重量。本文详细给出了此次ACSR飞行试验的试验方法、试验步骤和试验系统组成,并通过对飞行试验结果的分析,总结评估了减振效果。1飞行试验方法控制律是ACSR技术实现的核心,如前所述,本次飞行试验采用的是具有在线识别功能的基于自

7、适应滤波的时域自适应控制算法。该算法的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图1基于自适应滤波的时域控制律原理框图图中,为外扰信号,也是参考信号,为主通道(从旋翼经机体结构到各减振点),为误差通道(从控制器输出电压、功放、作动器、机体结构至各减振点),为要消除的振动(对本次飞行试验而言,为旋翼通过频率3Ω的垂向振动),为自适应滤波器。当自适应过程收敛时,是的最佳估计,自适应滤波器输出能最好地再现,此时误差信号最小。为了在线识别参数,本算法在控制器输出端叠加一个与外扰信号无关的随机噪声,同时作为自适应滤波器的输入,当自适应过程收敛时,滤波器可唯一收敛到。同理,当误差通道滤波器收

8、敛时,并行环节滤波器将收敛到。需要指出的是,为便于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