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841422
大小:134.50 KB
页数:49页
时间:2018-05-12
《广州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广州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黑体为增加部分,斜体下划线为删除部分)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立法目的和依据)为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质,营造崇尚科学的氛围,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说明:本条是关于科普条例的立法目的和依据的规定。文字修改,在原条例强调立法是为了加强科普工作,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质的基础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的规定,为提升条例立法的高度,强调科普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增加了“推动经济发展和社
2、会进步”的规定,并增加了上位法作为立法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2002年6月29日起施行)第一条 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制定本法。第二条(科普的定义)本条例所称的科学技术普及(以下简称科普)是指采用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和参与的方式,普及自然科学技术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广泛传播科学技术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的活动。49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方法,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活动。说明:本条是关于科普的定义的规定。文字修改,本条包括两
3、方面内容,一是科普的方式,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知识,促进文化与科学的融合,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主要内容。科普工作根据形势的发展和公众科普需求,以公众科普需求为出发点,推进单向式的科普方式向多元互动式的科普方式转变,因此科普的方式应是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和参与;二是科普的内容,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融合的情况越来越明显,近年来,各地新出台或新修订的科普条例,也都将社会科学包含在科普工作中,《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第二条对科普的定义虽未明确提出“社会科学知识”,但从其第十
4、五条“…社会科学类社会团体,应当组织和支持科学技术工作者和教师开展科普活动…”的内容来看,该法所言“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应包含“社会科学知识”在内。因此将科学技术普及的范畴扩大为普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2002年6月29日起施行)第二条 本法适用于国家和社会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活动。第十五条 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机构、高等院校、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类社会团体,应当组织和支持科学技术工作者和教师开展科普活动,鼓励其结合本职工作进行科普宣传;有条件的,应当向公众开放实验室、陈列室和其他场地、
5、设施,举办讲座和提供咨询。科学技术工作者和教师应当发挥自身优势和专长,积极参与和支持科普活动。参考:1、《重庆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2009年1月15日起施行)49第三条本条例所称科普,是指采用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和参与的方式,向公众普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推广科学技术知识应用的活动。2、《南京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2009年8月1日起施行)第二条本条例所称科学技术普及(以下简称科普),是指采用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和参与的方式,普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方法,推广科学技术应用的活动。第
6、三条(适用范围)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开展科普活动,适用本条例。 说明:保持原条文表述。第四条(科普原则)科普是一项社会公益性事业,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和义务。科普工作应当坚持政府引导、社会支持、全民参与、长期、稳定、有效发展,面向经济、面向基层、面向公众,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的原则。说明:本条是关于科普原则的规定。文字修改,本条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科普的定性。科普既是一项社会公益性事业,同时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和义务。市人大常委会2012年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广州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实施情况的报告的审议意见,提出应当明确科普工作不是某个部门的
7、事,各有关部门都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原条例只强调科普的公益性,没有突出科普是全社会共同责任和义务,因此增加了科普是全社会共同责任和义务49的规定;二是科普工作的原则,原条例强调的是科普方法,层次较低,科普作为一项社会公益性事业,在目前全社会科普意识还不是很强的情况下,必然要求政府起引导作用。近年来,我市通过举办广州科技活动周、认定广州市科普基地等,在构建政府为主导、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科普工作体制和机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应该看到,全社会参与科普工作的机制,科普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有待进一步加强,因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第四条的规定对科普原则进行
8、了调整。依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