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829937
大小:125.00 KB
页数:29页
时间:2018-05-11
《农产品加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农产品加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二〇一一年四月26目录一、发展现状与面临的形势0(一)发展现状0(二)基本经验3(三)面临的形势4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主要目标6(一)指导思想6(二)基本原则6(三)主要目标8三、主要任务9(一)大力推进农产品产地初加工9(二)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领军企业10(三)加强农产品加工产业集聚园区建设10(四)加快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能力提升11(五)大力加强专用原料基地建设12(六)积极推进农产品加工标准化体系建设12(七)努力打造行业管理服务平台13四、重点布局13(一)重点区域布局14(二)重点产业
2、发展15五、建设工程19(一)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惠民工程19(二)农产品加工领军企业培育工程20(三)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建设工程20(四)农产品加工国际标准跟踪与监测预警工程21(五)农产品加工产业集聚园区建设工程22六、保障措施23(一)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加强指导服务23(二)完善宏观管理与保护政策,保障产业安全23(三)加大财税支持力度,扶持产地加工业发展24(四)创新金融服务方式,拓宽融资渠道25(五)健全社会化服务组织,促进行业健康发展25(六)加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2626农产品加工业是国民经济基础性和保障民生的重要支柱产业。农产品加工
3、业以粮棉油、肉蛋奶、果蔬茶、水产品等优势、特色农产品的资源转化、加工增值、纵深开发为主,涵盖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制品业、纺织业等12个子行业。产业关联度高、涉及面广、吸纳就业能力强、劳动技术密集,在服务“三农”、壮大县域经济、促进就业、扩大内需、增加出口、保障营养健康与质量安全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农产品加工业是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风向标和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环节,是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途径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支撑,是满足城乡居民生活需求的重要保证。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抓住和用好未来五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进
4、一步发挥农产品加工业在解决“三农”问题上的突出作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同步发展,依据《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制定本规划。一、发展现状与面临的形势(一)发展现状“十一五”时期,我国农产品加工业遵循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26,加快结构调整、产业集聚、技术创新和专用原料基地建设,努力克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实现了较快发展,取得了很大成效。一是总量持续增长。预计2010年,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突破10万亿元,比“十五”末增长1.5倍,年均增幅20%以上,超
5、过“十一五”规划年均12%的增长预期;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由“十五”末的1.1:1提高到1.7:1左右。二是带动作用增强。2010年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从业人员2500多万人,比“十五”末增加400万人;吸纳农村劳动力1500万人以上,农民直接增收2800亿元;全国已建立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22.4万个,上亿农户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户均增收1900多元。三是结构不断优化。2010年,食品工业占农产品加工业的比重从“十五”末的40%提高到47%,方便、快捷、休闲和营养保健食品发展迅速,很多企业按照无公害、绿色、有机标准组织生产,形成了一
6、大批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四是产业加速集聚。初步形成了东北和长江流域水稻加工、黄淮海优质专用小麦加工、东北玉米和大豆加工、长江流域优质油菜籽加工、中原地区牛羊肉加工、西北和环渤海苹果加工、沿海和长江流域水产品加工等产业聚集区。五是创新步伐加快。以农业部认定的200多家技术研发中心为依托,初步构建起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框架,突破了一批共性关键技术,示范推广了一批成熟适用技术。六是专用原料基地扩大。以26公司加农户、龙头带基地等多种形式,建设了一大批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的农产品生产基地,辐射带动1亿多农户。当前,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国民经
7、济中最具成长活力的产业之一。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总体发展水平仍然偏低,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一是大而不强。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居世界首位,但中小型企业比重大,自主创新能力弱,质量控制体系不完善,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低于发达国家2-4:1的水平。二是集中度不高。规模以上企业仅占全部农产品加工企业数量的24%,年销售收入过百亿元的企业仅有21家,过500亿元的企业仅有4家,过1000亿元的企业仅有2家,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只有1家。三是自主创新能力弱。我国许多农产品加工企业不仅缺少现代化装备,更缺乏自主创新意识,同质化现象严
8、重,重引进不重创新,重模仿不重开发,产业高端主体技术与装备仍依靠进口,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程度低。四是产地初加工落后。在农产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