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826174
大小:59.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5-11
《城规划中减碳和固碳策略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城市规划中的减碳和固碳策略研究吴南王雪岚刘征摘要:构建低碳城市目标是研究低碳城市规划策略的前提和基础。本文从减碳、固碳两个方面,对低碳城市规划的策略进行研究。首先,在城市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规划方面,应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各类企业的能源使用效率和排放标准;第二,在城市空间结构方面,要大力发展集中型、紧凑型、组团型的城镇空间布局模式来减少碳排放;第三,在交通规划方面,实施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交通模式;第四,在建筑设计方面,以绿色建筑替代传统建筑。而固碳方面,主要通过林业碳汇和风景名胜区的低碳规划来实现。通过以上途径,低碳的实施路径可初步运用于在城市划的过程中。关键词:低碳城市规划减碳固碳1城市规划
2、中的减碳策略1.1城镇空间低碳城市空间结构是通过塑造紧凑的城市形态、促进适度混合的土地利用,来提高交通效率、降低机动车交通需求,优化微气候,促进街区和建筑的被动调节与节能,合理布局城市生态网络等等。1.1.1合理降低人口密度在满足合理规模的基础上,规划中可充分考虑将中心城镇的人口进行有机疏解,科学建设新的城镇组团,可实现降低城镇人口密度的目的,从而达到减碳的目的。我国目前很多大城市都正在采用或将要采用这一规划手段来达到降低城市人口密度的目标。1.1.2选择科学的城镇空间布局模式在城市空间结构方面,要大力发展集中型、紧凑型、组团型的城镇空间布局模式来减少碳排放,同时各城市街区力求功能多样。8在都
3、市区域空间层面,通过合理的城镇空间布局、产业结构组织及基础设施的合理安排,引导城市各类要素向城镇空间集聚;在城市空间层面,积极引导城市各项功能的合理分区,完善基础设施布局,避免城市规模过度扩张和功能的单一化;在社区空间层面,强调混合使用和适度高密度社区开发的策略导致人们居住在更靠近工作地和日常生活设施附近。1.2产业发展产业低碳化,是指一个地区或城市其产业结构和产业体系保持能源消耗和CO2排放处于较低的水平。产业低碳化体系的构建思路:从低碳经济入手,培育生态环境友好型的低碳产业,发展更清洁、更有效和尽可能低的温室气体排放的产业,选择最佳的开发模式,在更高层次上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的和谐共生。1
4、.2.1产业结构应发展多样化、低消耗、高产出的产业,建立环境准入制度,鼓励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促进再生资源循环利用。限制高耗能产业,增加高附加值产业比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增加第三产业所占比例,提高传统产业低碳改造率。应提出工业废弃物集中处理、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生活垃圾堆肥、生活废弃物、农业废弃物发电的具体措施。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危险废弃物安全处理率达到100%。1.2.2产业布局合理的产业布局是进行城市低碳规划的重要环节。城市是二、三产业的集聚地,同时也是人口密集的居住区。应合理安排这三者以应对城市的低碳要求。此外,提高主导产业集群集聚度,有利于形成产业链,利于产业的循
5、环发展。如天津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园区规划中将拆解、分类、加工、再生处理、精深加工与再制造、再生资源交易、废旧物资回收等类型的产业按关联度的高低综合考虑布局,以体现循环经济特点,有利于整体指标的实现。1.3交通模式低碳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低碳技术应用能够为低碳城市的长远发展提供支撑。低碳交通体系的建立有助于优化城市交通结构引导人们更多地选择低碳出行方式,结合有关的低碳技术可以极大地提高交通效率,节约能源并减少碳排放。8规划中要始终确立以公共交通引导的开发模式。一方面是通过城市高效快捷的大运量公共交通系统建设降低交通出行量。另一方面是通过实现公共交通引导下的城市紧凑集约发展模式来降低公众的出行距离。通
6、过优化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布局来引导绿色健康的交通出行方式,从而实现交通低碳化。此外应重视慢行系统的设置。1.4基础设施低碳城市应重视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主要包含给水排水、供电供热和环卫工程等几个系统。1.4.1制定低碳城市市政规划指标给水排水方面:再生水回用率、节能(节水)器具普及率、日人均生活耗水量;供电供热方面:热电联产比例、城镇集中供热普及率;环卫工程方面:日人均垃圾产生量、水质达标率、污水处理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垃圾回收利用率、雨水利用率。1.4.2市政系统低碳化对策在节水方面,首先,在规划设计时,严格遵循简洁、实用原则,杜绝华而不实的设计,避免因设计不合理造成的水资源浪费,积极采用和
7、推行节水节能的新技术、新工艺,坚决淘汰高耗水、高耗能、高耗材的落后技术和落后工艺,应确保节水器具使用率达到100%。在供电供热,首先,应在空间布局上把握供电设施与供热设施间的相互联系;其次,在传输设备和传输路径的选择上,应注重合理性、有效性和节约性;最后,以热电联产比例和城镇集中供热比率等指标的测定检验指标体系在规划环节的落实情况。在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方面,首先要保证其“输出无害化”目标,即通过污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