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大危机后西方学者关于财政赤字对经济影响的理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大危机后西方学者关于财政赤字对经济影响的理论孙文基提要经济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财政赤字成为各国财政领域的一种常态,并由此引发了不同学派的经济学家对财政赤字的经济影响的争论。本文主要介绍1929~1933年大危机后西方学者关于财政赤字对经济影响的三种观点,即凯恩斯主义的财政赤字有益论、新古典主义的财政赤字有害论和李嘉图—巴罗等价定理所揭示的财政赤字对经济无影响论。关键词财政赤字经济影响挤出效应经济危机中图分类号F811作者信息男,1963年生,博士,苏州大学商学院教授、财政系主任、博士生导师,215021。由于战争、经济周期变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2、,财政赤字往往成为财政运行中的正常现象,经济学家也就开始研究财政赤字对经济的影响问题。从西方财政理论的发展演变来看,在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以前,与主张自由放任、资本主义能够保证充分就业的经济思想相一致,古典经济学家认为财政赤字是有害的。大危机之后,随着凯恩斯《通论》的发表,赞同财政赤字的观点成为财政理论的主流,以宏观经济稳定与繁荣为目标的功能财政代替了以预算平衡为中心的健全财政。正是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以财政政策为主的需求管理政策创造了资本主义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的“黄金时代”。20世纪70年代之后,随着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滞胀”现象,凯恩
3、斯的思想受到人们的怀疑,财政赤字对经济影响的争论就一直没有停止。大危机后,有关财政赤字对经济影响的观点大体上分为三种:财政赤字阻碍经济增长的新古典学派的观点;财政赤字在一定条件下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凯恩斯主义观点;财政赤字对经济无影响的李嘉图—巴罗等价定理。一、凯恩斯主义的财政赤字有益论凯恩斯主义是一个十分庞杂的体系,包括早期凯恩斯理论、现代凯恩斯主义学派以及20世纪80年代后兴起的新凯恩斯主义学派。与新古典学派的假设相反,凯恩斯主义认为经济中存在闲置资源、市场不能出清、消费者目光短浅、消费支出对可支配收入敏感、政府有能力进行“微调”等现象。可以看出
4、,该学派的共同点是信奉政府干预的经济哲学,即强调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因此,政府有必要在总需求不足时干29预经济,而以财政赤字为中心的财政政策是政府干预经济的主要手段。早期凯恩斯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是凯恩斯本人。凯恩斯在《通论》中指出,经济危机的出现是由总需求的大幅度下降造成的,而与供给无关;补充有效需求不足的政策措施是扩大政府支出或通过减税和货币扩张来刺激私人支出的增加。他同时认为,如果政府一方面扩大支出,另一方面又用增税的方法来保持预算平衡,那么政府支出的扩张就起不到补偿私人投资和消费不足的作用。因此,凯恩斯主张,要有效地摆脱
5、经济危机,只能采取举债支出的办法,即根据需要采用赤字财政政策。财政赤字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现代凯恩斯学派主要是指新古典综合派。这一学派认为在经济没有达到充分就业之前,财政赤字是保持经济稳定和发展的主要手段,财政赤字对经济增长是有益的。现代凯恩斯学派对财政赤字的看法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20世纪50年代新古典综合派的创始人汉森提出的“补偿性”财政政策。他认为应该在经济萧条时做赤字预算,在经济繁荣时做盈余预算,以此来消除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年度预算平衡束缚了政府在反衰退方面采取财政措施的手段,因此,年度预算平衡准则将会加大经济波动,使经济更加不稳定
6、。另一种是20世纪60年代新古典综合派经济学家托宾、奥肯等人提出的“增长性”财政政策。他们认为,不仅要在萧条时期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以刺激经济回升,即使在经济回升时期,只要实际产出水平低于潜在的(即充分就业)产出水平,也要通过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经济回升。为了刺激经济增长,政府预算不必追求年度收支平衡,也不应要求周期性收支平衡,而要以充分就业下的预算平衡为目标。新凯恩斯主义学派的研究范围比较广,至今也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新凯恩斯主义模型。总体而言,新凯恩斯主义学派认为财政30赤字是必要的,对经济发展是有利的。20世纪末期,随着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全球
7、经济发展的缓慢,新凯恩斯主义又趋于活跃。这一时期的新凯恩斯主义者通过建立财政赤字合理性的微观基础来论证财政赤字的必要性及其积极作用。首先,他们批评了新古典学派财政赤字理论在实践中的危害性。他们指出,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开出的药方就是平衡预算、消除财政赤字和紧缩信贷,实行“双紧”政策,而其结果是灾难性的。紧缩政策使公司获得信贷的成本过高、利润减少;当公司不能履行还款承诺时,一系列破产事件就发生了,其结果是整个社会、政治、经济的混乱。其次,新凯恩斯主义学派认为,新古典学派分析的假设条件是不正确的。如果放松假设条件,上述负效应就不再是非
8、常明显的。新古典学派的一个重要假设是:储蓄是投资的先决条件。根据这种观点,当公司在证券市场上卖出债券或普通股时,公司必须给储蓄所有者以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