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805622
大小:4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5-10
《初中政治与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案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初中政治与信息教育技术整合课教学设计案例——《如何战胜挫折》唐石祥湖南省江永县第三中学5教育信息技术和初中政治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案例——《如何战胜挫折》【教学内容分析】培养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教学目标】1.使学生懂得只有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人生目标和高尚的志趣、开创进取的精神,才能培养耐挫的品质。2.教会学生一定战胜挫折的方法,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3.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培养不畏挫折的可贵心理,教会学生战胜挫折的方法,解决他们在实际中遇到的困难。【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是教
2、给学生战胜挫折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教学难点:是让学生学会探索创新,要正确面对,努力克服。通过讲解,使学生懂得发明创造并非是名人、伟人才能干,任何人都能做到。【学习者特征分析】初中生思维活跃,有旺盛的求知欲,较强的学习自觉性及自学能力,希望获得更多的学习策略和技巧。同时,也基本具备一定的电脑操作知识、网上搜索和查阅知识的能力及制作简单PPT课件的基本能力。这为课程进展及完成课后作业提供了技术保障。【对信息技术应用的思考设计】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有利于激发和支持学生想像的情境。在历史课堂
3、教学中,适时、合理地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优化教学过程。多媒体课件设置了较多的与课堂教学内容关系密切的视频、动画、图片,给学生以乐趣,更给学生以启迪,为学生创设了自主学习情境,提高了教学效率,也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学不局限于教师使用信息技术,还鼓励学生运用计算机辅助学习,通过亲自动手操练来达到巩固学习的目的。【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根据新课程理念,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的培养为宗旨。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要努力创设多种多样的方式和机会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
4、进行学习,注重教与学的互动和生生互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给予激励性评价(包括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和自我评价的方式);要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独特的感受,将集体学习与小组学习结合起来。教学方法主要是采用讲授法、任务驱动法、自主学习法等;学习方法主要采用自学、协作、讨论、辩论等方式。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实践、参与和合作等学习方法完成任务,感受成功。5【教学用具】教材相配套的自制CAI教学课件(网络课件)、多媒体教室(或计算机教室)【教学过程设计】我们倡导建构式的学习,努力运用学生主动参与、感知体验、探究发现
5、、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的有效整合。本节课分为以下五个环节。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网络显示):试看大风雪,独立有青松。又看耐春寒,篱边长忍冬。千锤百炼后,才见思想红。--------陈毅教师活动:这首诗说明了什么?教师活动:当挫折来临时,我们是被压倒还是象诗中的青松一样,经受挫折的考验,去战胜挫折。我们应该如何培养承受挫折的心理品呢?2.自主探索,掌握新知(1)自主学习在新课导入后,让学生浏览学习目标中的学习任务,基于新课标任务教学理念,让学生带着任务,在教师的启发引
6、导下,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学生带着问题在教师提供的相关网站上搜索与问题相关的信息,学生将搜索到的信息先复制存档,然后发送到电子留言版上,作为学生的学习反馈。教师给予指导,提供课件“专题知识库”模块:“背景知识”、“学习目标和内容”、“学法指导”等相关信息,帮助学生进行信息的筛选、整理、提炼,归纳。(2)协作学习,交互讨论,提炼解答学生通过“电子举手”回答问题,或对在BBS上对所设问题及答案进行讨论,或对其他疑难杂症进行网上求助。学生可同桌两人一组,前后桌四人为一大组,交互讨论,协作学习,加深理解与记忆。教师评析,
7、辅助学生共同提炼答案,师生互动。“教师学习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群体合作学习”三要素进行动态优化组合,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向交流、多边协作,有效互动的课堂教学格局。在这种情境课堂教学中,教师给了学生“施展”空间,使学生的知识不断巩固,技能逐步形成。3.拓展延伸培养承受挫折,开拓进取的品质(投影):同学们看两位伟人的事迹。(1)清代作家蒲松龄落第后,并没有被落第造成的挫折击垮,下决心干一番事业,他写下了一副对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他这样写了,
8、也这样做了。终于完成了传世名著《聊斋志异》。5(2)我国数学家陈景润,在十年动乱期间被送进“专政队”,被当作“白专典型”遭受批判,受尽谩骂、嘲讽和打击。在这样恶劣的环境里,他以顽强的毅力专心研究歌德巴赫猜想,终于提出了震动国内外数学界的所谓“陈氏定理”,为摘下“数学皇冠上的明珠”------歌德巴赫猜想,做出了突出贡献。 学生活动:同学们思考两位人物在生活中遇到了什么挫折?他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