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传经典古中医讲座

师传经典古中医讲座

ID:9797597

大小:99.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05-10

师传经典古中医讲座_第1页
师传经典古中医讲座_第2页
师传经典古中医讲座_第3页
师传经典古中医讲座_第4页
师传经典古中医讲座_第5页
资源描述:

《师传经典古中医讲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师传经典古中医讲座                                                 各位朋友,大家好!非常荣幸有机会在这里和大家一起交流中医急救、治病、养生话题。我叫张建伟,字见微,法号常空,中国菜都山东寿光市人,中华民间中医网火顺阁经方养生室版主。祖传民间古中医,主管中药师。师承民间经典古中医大家王正龙先生,师承李可老先生得意弟子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孔乐凯博士门下。从事古中医临床10多年,对运用古中医经典理论和方法救治常见病、疑难杂症(痹症、痿症、癌症)以及运用纯中医的方法实施极危重症急救、顽固骨伤病康复等多有心得。今天讲述的内

2、容,既有古中医经典的理论和实践,也有来自师门的传承,还有我的临床证悟。我可以自信的说,有些内容在外面你们是听不到的。古中医是中华瑰宝,也是我们作为炎黄子孙都应知晓的岐黄之术。炎黄,是我们中华民族共同的祖先。炎帝神农氏,是一位圣人,也是医生,有本家喻户晓的书《神农本草经》,是论述中药学的;还有黄帝,留有辉煌巨著《黄帝内经》,是以黄帝和歧伯对话的形式成书,流传后世,这本书包揽万象,从天地万物到人的饮食起居等等都一一作了阐述。今天我讲的就是古中医经典的理,老祖宗的理,是真理,所以我很自信。   当今社会庸医泛滥,不经过严细的病因研判,不经过科学的六经辨证,就一味地清

3、热解毒、滋阴壮阳,头痛医头脚疼医脚,甚至把表相当本相,阴阳不分、虚实不辨,滥用寒凉、激素、抗生素之类药物,以至于把小病治成大病,大病治残甚至丧命。比如说:一个小小的所谓“上感”,本来“葱根生姜白菜根”的民间验方“三根汤”或生姜红糖大枣水,让你出一身微汗便可治愈。却被庸医的寒凉之药,西医的抗生素、激素治成了大脑炎,肺炎,痴呆等急危重症。一个单纯的腰腿疼,例如坐骨神经疼,本来是脾肾阳虚之症,一味的靠激素调取肾阳来止疼,导致肾阳元气越来越虚,最终导致体内气机受损、脏腑功能被压制、失调或者衰竭,迁延不愈,引发糖尿病、心脏病,甚者成为重症肌无力,由简单的表症变为严重的里

4、症。再如非典患者,也是同样条件下的受害者,保住命的同志,后期个个出现股骨头坏死、骨质疏松等症状,(因为经典讲肾主骨,所以还是伤了肾气),下半辈子生活质量可想而知。如此等等,屡见不鲜。看到这种种现象,作为一个经方古中医的从业者,我感到心里非常难受,这些都是不懂养生,不辩阴阳,不明元气的结果。为了广大民众可以(使广大民众)不再受世上庸医的迫害,不再滥用西药、抗生素、激素、寒凉药,使得我们的身体免受(以免自身受到)更大的伤害,我们应该遵从祖训、明辨是非,不再盲从广告、媒体夸大其词的效果宣传,学会辨别阴阳虚实,明白什么是阴虚阳虚,选择正确的方法治病、养生,将健康把握在

5、自己手中。下面讲一下如何不受骗,如何辨别阴阳,大体上明白什麽是阴阳,什么是虚实,什么是元气。  一、如何辩明阴阳、阳虚、阴虚1何为阴,何为阳呢?《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篇》有云: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这段经文什么意思呢?就是描述何为阴,何为阳。万病不离阴阳,世上万物不离阴阳。阳:所有上升的、宽广的、洪亮的、向外的等为阳。反之,下降的、狭窄的、消沉的、向内的等皆为阴。再通俗些讲,父亲为阳,母亲为阴。天为阳,地为阴。火为阳,水为阴。白天为阳

6、,夜晚为阴,太阳为阳月亮为阴。气味辛甘发散为阳,如生姜、辣椒等为食物中属阳性;酸苦涌泄为阴,如苦瓜、桔子、西瓜等。富有刺激性的为阳,凉性的寒性的为阴。白酒、黄酒为阳,啤酒、碳酸饮料为阴等。人的情况也与此相应。就人体阴阳而论,外部属阳,内部属阴。就身体的部位来分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从脏腑的阴阳划分来说,则脏属阴,腑属阳,肝、心、脾、肺、肾五脏都属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都属阳。此外,背为阳,阳中之阳为心,阳中之阴为肺。腹为阴,阴中之阴为肾,阴中之阳为肝,阴中的至阴为脾。以上这些都是人体阴阳表里、内外雌雄相互联系又相互对应的例证,所以人与自然界

7、的阴阳是相应的。  怎样辨别阴虚阳虚呢?先说个例子,前几天,从网上有个病号(通过网络),要求来我门诊面诊,他就是典型的寒凉药、滋阴药的受害者,一进门不用说话,我抬头一看,就定了这人是阳虚,大方向定了。用的就是下面讲的办法,没个错。《郑钦安医书》辩一切阳虚症法指出:阳虚病,其人必面色唇口清白无神,目冥倦卧,声低息短,少气懒言,身重畏寒。口吐清水,饮食无味,舌清滑;或黑润青白色,满口津液,不思水饮,即饮亦喜热汤,二便自利。脉浮空,细微无力,自汗肢冷,爪甲黑,腹痛囊缩,种种病形,皆阳虚真面目,用药即当扶养抑阴。应该指出郑钦安所谓阳虚,即指虚寒,也包括实寒。(可举例:

8、少阴肾表现。)  反观阴虚之人,阳气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