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城市化时期的城市形态演变及其机制_以芜湖市为例

快速城市化时期的城市形态演变及其机制_以芜湖市为例

ID:9796990

大小:373.2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5-10

快速城市化时期的城市形态演变及其机制_以芜湖市为例_第1页
快速城市化时期的城市形态演变及其机制_以芜湖市为例_第2页
快速城市化时期的城市形态演变及其机制_以芜湖市为例_第3页
快速城市化时期的城市形态演变及其机制_以芜湖市为例_第4页
快速城市化时期的城市形态演变及其机制_以芜湖市为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快速城市化时期的城市形态演变及其机制_以芜湖市为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快速城市化时期的城市形态演变及其机制—以芜湖市为例房国坤1,2,王咏3,姚士谋1,陆林3(1.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江苏南京210008;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北京100049;3.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中国安徽芜湖241000)摘要:1990年代以后,我国进入了城市化快速发展和城市社会结构转型的重要时期。以芜湖市为例,从城市的外延扩展以及城市内部结构重组两个方面对快速城市化时期的城市形态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归纳了芜湖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模式,并从城市经济、宏观政策、开发区建设、规划管理、地理环境与行政区划调整等6个角度对城市形态演变的动力机制进行了探讨,以期对当前

2、城市规划与建设有所借鉴。关键词:城市形态;动力机制;快速城市化;芜湖中图分类号:F291文献标识码:A199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化进入了一个相对快速的发展时期,各级城市的经济实力和建设规模不断壮大,城市的集聚扩散能力大大增强,城市形态也产生了由量变到质变的演变。作为安徽沿江城镇带核心城市的芜湖市自1990年代以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城市用地扩展呈加速趋势,城市形态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并且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演变特征。急剧变化的城市形态是快速城市化背景下芜湖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结果,同时也对其未来的发展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1快速城市化时期芜湖城市形态的演变1.1快速城市化的时代背景世

3、界城市化发展的经验表明,城市化快速发展是任何一个国家或者地区不可逾越的阶段。在城市化加速阶段,英国城市化水平年均增长0.30%,法国和德国为0.35%,美国为0.52%[1]。而中国自进入1990年代以来,城市化水平每年均以1.2%的速度增长,远远高于西方发达国家在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的速度,这标志着中国城市化已经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1990年,芜湖市城市化水平为31.1%,2007年达到54.3%,年均增长1.36%,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标志城市化进程已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统计数据表明,芜湖城市建成区面积由1992年37.7km2增加到2007年的117.6km2,年均增长7.9%;而同

4、期城市人口由57.6万人增至115.6万人,年均增长5.5%。城市用地增长弹性系数k(k=城市用地增长率/城市人口增长率)为1.44。研究表明,当k>1.12时,城市用地规模扩展过快;当k<1.12时,城市用地规模扩展不足;当k=1.12时,城市用地规模扩展较为合理[2]。由此可见,这一时期芜湖城市用地扩展的速度比城市人口增长的速度高出了许多,城市建成区处于高速扩张状态。进入1990年代,中国经济增长轴心发生了转移,形成了城市化推动型经济增长[3]。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以后,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进一步加大,各地纷纷掀起兴办经济开发区的高潮,以此作为利用外资、引进国外先进科技和先进管理经验的重

5、要载体,开发区成为自上而下型城市化与外资城市化的共同领域和主要场所[4],开发区的发展与建设极大地加速了城市化进程与城市空间的扩展。同样,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对芜湖城市空间快速扩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在1993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级开发区,是芜湖市主要的新兴产业聚集和发展区域,主要行业包括汽车及零部件、新型建材、电子电器等,其在全市经济发展中所占比重很大,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市的22.4%,合同利用外资占全市的41.5%,实际利用外资占全市50%,进出口占全市30.6%,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市70%,新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占全市的53.0%,对全市增长贡献率达76.

6、3%。收稿时间:2009-04-18;修回时间:2009-07-22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771059)资助。图11993年芜湖市建成区图22003年芜湖市建成区图32007年芜湖市建成区Fig.1Built-upareaofWuhuin1993Fig.2Built-upareaofWuhuin2003Fig.3Built-upareaofWuhuin2007经济地理第29卷12781.2芜湖城市形态演变及其特征芜湖市作为安徽省历史悠久的工商业城市,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1978年6月,国务院批准芜湖市为开放城市。1985年,升格为全国甲类开放城市

7、。1990年7月中共安徽省委、省政府作出“开放皖江、呼应浦东”的战略决策,确定芜湖市为发展重点和突破口。1992年7月,国务院宣布芜湖市为沿江开放城市,实行沿海开放城市的政策。1993年4月,国务院批准设立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三个“国家级”的开放政策为芜湖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在此期间,芜湖城市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表1)。表1芜湖城市建成区面积的增长Tab.1Grow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