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博客”现象的论文

浅析“博客”现象的论文

ID:9771461

大小:5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5-08

浅析“博客”现象的论文_第1页
浅析“博客”现象的论文_第2页
浅析“博客”现象的论文_第3页
浅析“博客”现象的论文_第4页
浅析“博客”现象的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博客”现象的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博客”现象的论文  【摘要】“博客”作为一种网络时代的新生事物,正逐渐进入大众的视野。从社会学视角对博客现象的特点及其表现、博客文化的内涵及意义等进行探讨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网络;博客;现象;社会学内涵  2002年以来,博客(ail、bbs、icq之后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博客是媒体的开放源代码运动(方兴东);博客是用文字进行对话的网上咖啡厅(《博客手册》);网上写作的一种特定形式和格式,由按时间倒序排列的文挡组成的栏目,两侧通常还可以有补充材料,频繁更新,一般大量使用链接……笔者认为,应该在众多对“博客”的理解中掌握其实质

2、,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以日志体形式记录并按文本发布时间倒序排列,且内容不拘一格,时常更新,信息流动即时。.(2)强调个人的自由表达,注重交流与互动,人们可以轻松自如地把自己的生活体验、灵感想法、学术研究、新闻时评等等与朋友、同事、网友分享。网友也可以留言的形式进行延时性的双向交流。(3)以“超链接”为主要特点,充分利用超链接,以拓展文章的内容、实现与别人的联系、达到知识的共享。(二)博客的表现形式随着博客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理念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加入其中,因为任何一个网民都可以在几分钟之内拥有自己的个人网站,自由挥写。博客的主体更

3、加多元化,除了普通大众,更多专业人士、文化名流、工商业精英、明星、政治领袖都拥有了blog,自由的形态让博客在不同的人身上有不同的体现。根据《全球中文博客发展报告》显示:77%的博客用户认为博客是“表达自己情感的一个很好的方式”,而“想要与别人分享自己的一些资源”,“与其他博客进行交流”,“希望自己的观点获得别人的支持”这类与人际沟通高度相关的功能的选择者分别为54%、48%、44%。[1]下面以一些博客为例,可以让读者对博客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有更直观的感受。  个案一:从小就有写日记习惯的小秦,进入大学后,选择用blog的方式记录下生活中

4、有感触的人和事,“博客对我来说就是个人记录本,不时更新和查看,现在如果打印出来,会是一本厚厚的生活备忘录。”  个案二:小邓是中文专业的高材生,他将自己平时创作的散文、小说都放到自己的博客上,同时,他也会转载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的作品,用“自娱自乐”来形容他对待博客的态度再合适不过。因为他既不在乎浏览量的多少,也不在乎别人评论的好坏。  个案三:博客萨利姆·帕克斯,他从2002年9月开始一直撰写并张贴有关巴格达局势的文章。据传他的工作地点就在巴格达,每天都有成天上万的人在互联网上浏览他的博客。因为那儿记载着战火之下、围城之中的巴格达最真实的

5、生活。  个案四:2006年1月13日和16日,浙江省政协委员肖锋和浙江省人大代表张群英分别开出“两会”博客,内容除提案外,还记录了他们眼中的两会进程、亮点和自己的心声。人们认为高官博客将推动政治文明进程。  个案五:2006年2月13日,徐静蕾的博客冲破1000万点击量大关,徐静蕾成为了中国名人博客第一人,网民被她的真实、自然所打动。自此,“老徐的博客”成了她的第二张名片。  二、博客现象的社会学内涵  博客进入我们生活的同时也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为什么在短短几年中博客数量会以几何级数增长?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我们应当从更深的层次去理解这

6、一随着网络社会化而来的网络新生事物,因而从社会学的视角对它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一)网络社会的虚拟社区  网络自从出现以来,人与人的沟通就较少有社会性的接触,这对人类来说是一个全新的生活体验。因为在真实社会中,每一个个体都会拥有多个身份,在社会生活中的不同场景,人们必须不断地交换自己的角色,以适应这些场景的特殊要求。但在网络上,由于交往的间接性(不是面对面地交往)和匿名性(接受信息方不知道发送信息方的真实和全面的情况),网民一般都是以虚拟角色进行交往。而对于博客来说,虽然它仍然是一种基于虚拟互联网络的交流工具,但是个体在使用时,却越

7、来越多地将现实中的社会角色、社会关系及社会影响力带入这种虚拟的沟通中,使得互联网上的虚拟交流越来越趋向于现实,人们在网络社会中找回了自己的位置感。  在博客世界中,交流互动和知识共享是其内在的精神。博客在网站中是主角,他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知识,而博客与博客、博客与读者、读者与读者之间的多重相互沟通也是非常重要的,这样他才能够分享其他人的信息和知识,同时也获得更多的心理支持。拥有相同的兴趣、喜好和经验的人,或是学有专精的专业人士,通过博客的社会联系,他们之间就形成了一个个存在于网络之间的虚拟社区。网民们可以沟通思想、寻找和自己价值道德观相同的

8、“志同道合”者,在这种环境下,人们的心态更接近于“本我”,也使自身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挖掘,并展示其才华。在这个意义上结合在一起的博客群体,在社会学范畴上不仅算是初级群体,还属于趣缘群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