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文学现代转换的面向

论中国文学现代转换的面向

ID:9766324

大小:67.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5-08

论中国文学现代转换的面向_第1页
论中国文学现代转换的面向_第2页
论中国文学现代转换的面向_第3页
论中国文学现代转换的面向_第4页
论中国文学现代转换的面向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中国文学现代转换的面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论中国文学现代转换的面向  摘要:从19世纪末到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开始并延续从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换。首先,现代中国文学以对传统的逃逸和否定为前提,来开辟转型的道路;其次,经历了从欧关到俄苏的不同选择,现代中国文学以革命化来承载现代化的追求;再次,文学民族化是“落后”的非西方地区文学的特有问题,现代中国文学以大众化来保证革命化的方向,同时也充实民族化的内涵。由此形成的中国文学现代转换的特色,不仅为世界性的文学现代化史提供了新的例证,更是现代中国为创建新型的民族文学所作的不懈努力。  关键词:20世纪;中国文学;现代转换;面向      “现代”作为一个

2、有着确定的时间外延与丰富性质内涵的概念,与传统社会和古代文化相对,但其含义却驳杂繁复,人言人殊,难以一言以蔽之。中外学术界大体上认为:它与人类历史从分散的民族史向统一的世界史的演进相关,时间上与资本主义同时起源,空间上从西方迅速播撒到全球,形成了时间上先后相续、性质和面貌上同中有异的多样化的现代社会文化景观。它的文化共性特征往往被称为现代性,它的社会实现过程常常被说成现代化。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或被迫或主动地置身这一历史运动,“现代”终于从区域性事物跃升为世界性现象,20世纪的中国也是如此。  中国文学在数千年的发展演变中,已形成了自己的伟大传统;然而,

3、从19世纪末期发端并持续了整个20世纪,因应中国社会文化从古典向现代的转型,中国文学也开始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转换。发生在这一阶段的中国文学的现代转换,既为世界性的现代史演进提供了新颖的例证,更为新型的民族文学的创建探索着道路。本文集中从三个层次、六个方面来阐发中国文学现代转换的理论模式和实践过程。    一、断裂与反传统    历史从本质上来说就是绵延的过程,但现代性和现代化的历程却总包孕和制造着断裂,一系列现代事物的出现几乎无一不是与所由产生的文化传统及社会秩序反复冲突终至决裂的结果。以致断裂成为它的历史存在方式;即使退一步讲,现代历史也是以断裂为症候的历史

4、延续。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就将断裂视为现代最重要的性状,他认为“现代性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把我们抛离了所有类型的社会秩序的轨道,从而形成了其生活形态”。如果说,在现代历史的策源地——西方,这种决裂尚能够以较为平和的方式,在部分顺承传统的基础上发生,那么,那些更多地依赖外来的资源与动力激发,在现代历史的扩张中被波及和卷入的国家和地区,其断裂所引发的冲突矛盾远比原生地激烈与复杂,由于持久的对抗在传统与现代间划下深深的鸿沟,一切非西方的民族性和传统性的文化资源、思想观念在与西方的对置式比较中呈现出“地方性”与“落后性”。比如,中西本有各不相同的纪年历法,但随着西方文明

5、的扩张,建立在基督教传说基础上的西方历法膨胀为“公历”、“阳历”,显现出“不证自明”的普适性和强势性;中国传统的历法则被压抑为从属性的“阴历”或仅适用于农事的“农历”,而这只是无数事例中的一种。  大体说来,中国历史现代转型的逻辑化指向有两个鲜明特征:一是以历史进化为指针的社会文化发展图式。进化观以过去、现在、将来三分的时间方式把历史编织成一个合目的的进步过程,确信现在好于过去,将来好于现在。二是以西方文明为典范的追求座标。一旦对西方文明的拒斥期过去,中国社会文化转型长期都将西方作为奋起直追的目标。从清末的文学改良到现代此起彼伏的文学运动,无一例外地从未来的

6、角度将改革的对象锁定为今天的文学现实或昨日的文学传统。世纪初和世纪末兴起的两次中西文化比较热,主导的趋向也是先将中西文化的地域(空间)之差转化为时间上的古今之异,再把经验意义的新旧之别引申到价值功用意义的高低、优劣、好坏之分了。所谓中国的现代转折即把“落后中国”的发展图式转化到“先进西方”的轨道上,一方面是对传统中国的决裂与反叛,另一方面是对现代西方的钦慕与仿效,文学的现代转换也不外如此。  中国文学的现代转换,其真实内涵及途径是在五四文学革命和以后的发展中逐渐丰富、明确起来的。人们之所以坚持将五四文学革命而非晚清文学改良视为现代中国文学的真正发端,原因之一

7、就在后者大多属于古典文学内部的修正、改良,而前者是将传统文学的主体部分认定为否定性对象,实行“断裂”,然后隆重推出“新文学”。现代中国文学着眼于过去、现在、将来的时间分化,以背逆传统面向未来的姿态来凸显自己的现代品格:新文学打倒旧文学,白话文取代文言文,革命文学否定鲁迅,延安文学批评“左翼”文学(丁玲、艾青进入延安前均为“左翼”文人,他们遭受批评的言论其实是左翼文学的传统之一),“十七年文学”排斥40年代国统区文学,《纪要》更将30年代文学打成文艺黑线,第三代诗人要“pass北岛”,90年代青年作家面对文学传统的“断裂”宣言等,以至于形成了不断“psaa过去

8、”的“断裂情结”。胡适、陈独秀的文学改革主张,周作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