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762395
大小:5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5-08
《论中医对亚健康状况的认识及养生调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论中医对亚健康状况的认识及养生调治作者:张俊卿,赵新芳,白贺霞【关键词】亚健康;,,中医认识;,,养生调治 摘要:阐述了中医对人类亚健康状态的认识及应用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和心身医学及其纯自然的药物疗法、非药物治疗方法等,对亚健康状态方面的养生调治方法。 关键词:亚健康;中医认识;养生调治 随着社会竞争的激烈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加上生态环境变化,人类所承受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在这种压力下导致的亚健康状态人群普遍存在,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亚健康给人类健康带来的威胁,如不采取切实有效的预防措施,必将导致人们从健康――亚健康――疾病的最终转化。亚健康状态指的是人体处于健康和疾
2、病之间的边缘状态,又叫慢性疲劳综合症、次健康状态、第三状态、灰色状态、潜病状态。因其有广泛的社会性和特有的时代性,被称为“世纪病”[1]。1998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通过专家鉴定,将一组以慢性持久性或反复发作的脑力和体力疲劳为主要特征症候群、持续时间在6个月以上者,正式命名为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FatigueSyndrome,CFS),并制订了CFS诊断标准[2],此后CFS作为亚健康状态的主要研究内容,在世界各国医学界被广泛研究。目前普遍认为,亚健康状态是由于心理、生理、社会三方面因素导致机体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整体协调失衡、功能紊乱而致。具体
3、表现为三方面:①精神心理:精神不振、情绪低落、抑郁寡欢或急躁易怒、反应迟钝、失眠多梦或瞌睡、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烦燥焦虑、头昏、头沉、头痛、心律不齐、心慌心悸、胸闷等;②生理:乏力疲劳、出汗气短、食欲不振、腰腿酸软、性欲减退、手足发凉或麻木、易感冒等;③社会:不能较好地承担相应的社会角色,工作、学习困难,人际关系紧张、家庭关系不和谐,难以进行正常的社会交往等。在不同地域,不同生活和工作背景,不同社会层次、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气质特点的人们中,亚健康状态的分布、表现和发展结局是不尽相同的[3]。 1影响因素 翻阅古代医籍,中医虽然没有亚健康这一称谓,但其却是内伤杂病范畴
4、中许多证候的表现。中医认为健康是人与自然环境及社会之间的一种动态平衡,“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而亚健康和疾病都属于人体的阴阳失衡。身体出现“亚健康”状态的原因。 1.1心理失衡中医认为“百病皆生于气,万事劳其行,百忧撼其心”。社会的竞争,角色紧张,角色冲突,心理冲突,若不能获得解决,便会造成挫折和心理应激。许多研究表明,未解决的心理冲突是健康的大敌,复杂的各种关系,使人思虑过度,劳伤心脾,也会影响人体的神经体液调节和内分泌调节,进而影响机体各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 1.2现代人的三高(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饮食结构(膏梁厚味)往往营养配给不均衡,且食品中人工添加剂过多,人
5、工饲养动物成熟期短、营养成分偏缺,造成人体摄入的营养成分缺乏和营养失衡,肥胖症增多,机体的代谢功能出现紊乱。 1.3环境恶化中医学早就提出“天人相应”学说,十分重视生活环境对健康长寿的影响。现代工业的污染、车辆增多、人口增长、装修的污染,噪音干扰,空调的使用,使人类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对人体的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产生诸多不良影响,使人烦躁、心情郁闷。 1.4节律紊乱人体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固有的生命运动规律即“生物钟”,它维持着生命运动过程、气血运行和新陈代谢的规律。若“以妄为常,以酒为浆,醉以入房,昼夜颠倒,饥饱失常,逆时而作,放纵生活”,就会破坏这种节律,影响正常的机体
6、运行。 1.5动静失度肢体及脏器组织的活动应遵循生命的自然规律,不可过劳,亦不可过逸。生命在于运动,亦需要静养,它存在着个体差异。因此,强身健体要具有针对性,每个人在不同时期,身体的客观情况都处在动态变化之中,如果锻炼不当,也会损坏人体健康。 1.6乱用药品乱用药物只会对机体产生危害,破坏机体的免疫系统。稍感疲劳,就大量滥用补药,稍有小恙,就大量服用抗菌素,人为地造成机体功能失调。 1.7七情内伤过喜伤心,暴怒伤肝,忧思伤脾,过悲伤肺,惊恐伤肾。人之精气如油,神如火,火太旺,则油易干;神太用,则精气易衰,心理失衡,外伤劳损、房事过度等都可成为脏器功能失调的诱发原因和过度
7、状态,使机体处于亚健康状态。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在防治亚健康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优势。亚健康状态表现的主要症状是人体阴阳、气血、脏腑等失于平衡而出现的,因此主要从平衡阴阳及调理脏腑为出发点。其治疗方法多种多样,特别是整体治疗和因人而异的个体化治疗更具特色。现将中医对亚健康状态的治疗方法介绍如下。 2非药物疗法 “未病先防”。中医强调“防病于未然”,认为健康的生活、行为、工作方式可预防亚健康和疾病的发生。如孙思邈所言:“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内外百病皆悉不生,祸患灾害亦无由作,此养性之大经也”。中医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