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我国死刑问题的论文

探讨我国死刑问题的论文

ID:9752933

大小:60.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5-07

探讨我国死刑问题的论文_第1页
探讨我国死刑问题的论文_第2页
探讨我国死刑问题的论文_第3页
探讨我国死刑问题的论文_第4页
探讨我国死刑问题的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探讨我国死刑问题的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探讨我国死刑问题的论文摘要作为社会存在的人拥有各种各样的权利,在这一权利体系中,生命是一切权利的基础。死刑是剥夺犯罪分子生命的刑罚,具有不可恢复性。自18世纪意大利刑法学家贝卡利亚提出废除死刑的主张以来,国内外刑法学界就开始了死刑废止的争论。本文从死刑的概念与现状入手,分析了死刑的发展趋势,并对我国死刑的去与留提出了相关见解。  关键词死刑生命权死刑废止    一、死刑的涵义、特征及其功能  (一)死刑的涵义  死刑,是剥夺犯罪分子生命的刑罚方法,包括死刑立即执行和死刑缓期二年执行两种情况。由于

2、死刑的内容是剥夺罪犯的生命,故被称为生命刑;由于生命具有最宝贵、剥夺之后不能恢复的特点,故又被称为极刑。  (二)死刑的基本特征  死刑是刑罚方法的一种,具有刑罚方法的一般特征,但死刑又是所有刑罚方法中最为严厉的一种,最大的严厉性无疑是死刑区别于其他刑罚方法的基本特征。死刑独特的严厉性主要体现在:  1.死刑所剥夺的是犯罪分子最重要的权利。作为社会存在的人拥有各种各样的权利,在这一权利体系中,生命是一切权利的基础。死刑剥夺犯罪分子的生命,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被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还要附加剥夺政治权利

3、终身,于是,一旦适用死刑,犯罪分子不仅丧失了最重要的生命权利,而且依附于生命权利的人身权利及其他有相对独立意义的权利也基本上都不存在。因此,相比财产刑、自由刑等其他刑罚方法,死刑无疑是最严厉的。.  2.死刑对犯罪分子造成的痛苦是最大的。判处刑罚势必会对犯罪分子造成某种痛苦,一般来讲,这种痛苦是与刑罚的严厉程度成正比的。死刑给犯罪分子施加的痛苦是其他刑罚方法达不到的,死刑的适用便意味着犯罪分子生命的终结。  3.死刑的适用对犯罪分子来讲是不可逆转的。犯罪分子一旦被适用死刑,欲恢复执行前的状态是绝

4、无可能的。这源于生命的不可恢复性,生命一旦丧失便意味着永远丧失。基于这一特性,死刑是最严厉的刑罚方法。  (三)死刑的功能  刑罚具有两大功能,即惩与戒,死刑对罪犯的惩罚功能是毫无疑问的,根据刑法规定通过适用死刑使犯罪分子得到应有的惩罚,体现其惩罚功能。另外,死刑还有预防功能,包括特殊预防和一般预防。死刑的特殊预防功能主要体现在消灭犯罪主体——通过剥夺犯罪分子的生命,从肉体上将其消灭,使其不能重新犯罪。在所有的刑罚方法中,死刑的特殊预防功能是无可企及的,具有其独特的优势。死刑的一般预防功能,即预

5、防社会上不稳定分子实施犯罪的作用,其所作用的对象一般包括三类人员:一是有犯意即企图实施犯罪的潜在犯罪人,这些人怀有犯罪意图,正在等待犯罪时机,由于为死刑的强大威慑力所震憾,始终不敢把犯罪意图转化为实际行动,最后主动或被迫放弃犯罪意图。二是犯罪的被害人及其亲属,这些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了罪犯的严重侵害,容易产生强烈的愤怒情绪和报复欲望,通过死刑的适用,使犯罪分子受到严厉的惩罚,这就能安抚被害者的愤怒和哀伤,打消其报复的念头,使其不致走上犯罪道路。三是法制观念淡薄或对法律有重大误解的人,对那些不知法而可

6、能犯杀身之罪的法盲,死刑判决就是他们学习法律。  二、死刑的产生、发展及其现状  (一)死刑的产生和发展  死刑是一种古老的刑罚方法,它的起源可以追溯至原始社会的血族复仇,不过在当时,这种剥夺人生命的方法还不能被称为刑罚。死刑是阶级社会的产物,它的历史和国家的历史一样漫长。追根溯源,死刑的产生终究还是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的结果。在奴隶制社会和封建社会,死刑被大量地适用。  (二)死刑的现状  自18世纪意大利刑法学家贝卡利亚率先提出废除死刑的主张以来,国内外

7、刑法学界关于死刑废止的争论就从来没有停止过。据大赦国际的统计资料,目前世界上已有79个国家和地区在法律上明确废除了所有罪行的死刑,15个国家和地区废除了普通犯罪的死刑(战时犯罪或军事犯罪除外),还有23个国家和地区在实践中事实上废除了死刑(过去10年没有执行过死刑,并且确认其不执行死刑的政策将继续下去,或者它已向国际社会承诺不再使用死刑)。现今在法律上或事实上废除死刑或者废除普通犯罪死刑的国家和地区已达117个,只剩下相对少数的78个国家和地区依然保留了死刑。  我国现在还没有废除死刑,但严格限

8、制死刑的适用。这种情况是指法律上仍然规定有死刑条款,亦运用死刑条款判处死刑和执行死刑,不特别指明死刑使用的时效限制,但却规定对死刑适用的严格限制条件,比如死刑的适用范围、适用对象、适用程序、执行方式等等。  三、关于死刑存废问题的争论及评价  随着社会的发展,历史的进步,人权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资产阶级的启蒙思想家认为,人权是天赋的,与生俱来的权利,而死刑的存在恰恰是对这一神圣权利的亵渎。18世纪中叶,意大利著名的刑法学家贝卡利亚在其名著《论犯罪与刑罚》中,从天赋人权的角度对死刑的弊端予以论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