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乾隆对民族史的关注

浅析乾隆对民族史的关注

ID:9744447

大小:56.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5-07

浅析乾隆对民族史的关注_第1页
浅析乾隆对民族史的关注_第2页
浅析乾隆对民族史的关注_第3页
浅析乾隆对民族史的关注_第4页
浅析乾隆对民族史的关注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乾隆对民族史的关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析乾隆对民族史的关注论文摘要:作为少数民族君主,乾隆皇帝曾对民族史相当关注,提出过很多独特的观点。以《御批历代通鉴辑览》《清高宗御制文集》等史料为主,兼及其他,就乾隆对民族史方面的观点进行简要梳理和评判。认为乾隆关注边疆民族史地,主要出于其实用主义的史学目的论,其言论表现出敢于怀疑、创新的精神和勇于探究求解的史学研究态度。  论文关键词:乾隆;少数民族;民族史;历史学  对于贯穿于一代代史书中的“贵华夏、贱夷狄”的大民族中心主义,乾隆有所突破,他反对前代史书对少数民族历史的一些不恰当的认识。以往的一些史书,往往会以少数民族较为原始的生活方式为由,对其屡有

2、微词。乾隆反对这种自以为是的偏见。看到史书中对远古之民“茹草木而食禽兽”的记载,他说:“后世视茹草木而食禽兽者几如异类,不知彼去古未远,而己之反近于异类焉。”¨他还反对前代史书对少数民族王朝的贬低排斥倾向。  《宋史》称辽道宗见宋仁宗画像,“惊肃再拜,谓左右日:我若生中国,不过与之执鞭持盖一都虞侯耳!”乾隆评论道:“彼时宋方畏契丹增岁币,其政略兵威有何令契丹可惧处……此不过宋臣自诩之言,无足信,盖可鄙耳。”耶律德光改国号契丹为辽,但《资治通鉴》却仍称契丹,刘友益、尹起莘为《通鉴纲目》作注,认为“书契丹所以外之”,是为了贬斥辽朝为外夷。乾隆对此颇为不满,他认

3、为《通鉴》所以如此,“盖由司马光以宋臣作通鉴,其时不敢称辽以敌……初非别有深支”,刘、尹二人,不过是“拘牵好异”,妄自附会。  他主张平等地看待统一中国下的少数民族王朝与汉族王朝的历史。《契丹国志》记载了早期契丹人的一些传说,如首领遁呵为蝎髅所变;首领啁呵,头戴野猪皮,隐居于帐中;首领昼里昏呵有20只羊,能食而复生等。叶隆礼批判这些传说“荒唐怪诞,讹以传讹”,后世史家也多将之斥为无稽之谈。但乾隆却认为这种看法存在偏见。他指出,契丹人的这些传说“虽迹涉荒诞”,但与中原的上古神话却有异曲同工之妙。他认为对不同民族的历史要一视同仁,而不应厚此薄彼。乾隆还注意到,

4、前人在论及宋元、元明之际的统绪更迭时,往往有失“公平”。对于宋,德柘二年(1276),元军攻克临安后,仍不以为宋亡,直到祥兴二年(1279)丙、星流亡政权最后覆灭,才认为正统归元。但对于元,则是在至正二十八年(1368)顺帝逃归漠北后,即认为元统归明,而不考虑流亡的北元小朝廷。乾隆认为,史家对于正统的予夺评价,应该“悉视其事以为衡,岂可以殊中外而有所抑扬于其间”,丙星与北元的情况完全相同,都是“宗社沦亡,流离遁去,即不得复存其统系”,都不应该系以正统。  对五代以后的史书,在少数民族语译名的对音用字上,越来越严重的歧视倾向,他更是反感。他认为辽、金、元三史

5、,以及《明史》,在对音少数民族语名称时,不尊重民族语本音,常常选用丑字,附会汉语鄙俚词汇,存在严重的丑化歧视色彩。他指出,北方民族语言“一字一音……惟汉字则一音有多至数字者”,于是以汉字译写民族语名称者,“得以意为爱憎”。为此,他命人以满、蒙古、索伦、藏、维吾尔等民族语言为据,采用《同文韵统》所规定的对音标准字,编成了《辽金元三史国语解》一书,对这些史书中的译名进行了全面改译。    乾隆相当关注对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挖掘探索,试图弄清史书中所载前代少数民族,与今世各民族间的渊源关系。  他坚信肃慎、金朝是满洲的先辈,说:“金世祖居完颜部,其地有白山黑水,白

6、山即长白山,黑水即黑龙江。本朝肇兴东土,山川钟毓,正与大金同……金之先出棘辐部,古肃慎地,我朝肇兴时,旧称满朱,所属日珠申,后改称满珠,而汉字相沿,讹为满洲,其实即古肃慎,为珠申之转音,更足征疆域之相同。”有人为了尊清,主张满洲与金朝不是一部。乾隆对此表示反对,说:“我朝得姓日爱新觉罗氏。国语谓金日爱辛,可为金源同派之证。”他命人创作的《满洲源流考》,将满洲的先世追述到了上古三代的息慎、肃慎,以及以后的勿吉、棘鞫、女真,力图以此来证明满洲历史与文化的悠久。  对于北方草原民族的源流,乾隆也有自己的认识。在他看来:“古之匈奴即今之蒙古。”他还用蒙古语来解释史

7、书中的突厥、柔然译名,认为蒙古人与突厥、柔然也是一脉相承的。对蒙古族历史他也相当关注,很注重蒙古文史料的运用。  修《御批历代通鉴辑览》时,他就下令将《蒙古源流》译成汉文,以与《元史》《明史》参照互证。对西域民族的历史源流,他也有过思考。在《西域图志》中,他认为定居土著的回部(维吾尔族),应该是汉代西域的城居三十六国的后代。在《御批历代通鉴辑览》中,他还曾考订回鹘的历史,说:“《唐书》称回鹘之先本匈奴,则似与今蒙古相类,又言其善骑射,喜寇钞,复近厄鲁特之习……回鹘唐末西徙,后遂蔓延西域。至《辽史》始有回回之名,与回鹘并列而《元史》则回回、回鹘,彼此互称。盖

8、唐以前之回鹘本与蒙古接壤,故风俗颇似蒙古。唐以后之回鹘散处今回部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