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中医证候分型研究进展

强直性脊柱炎中医证候分型研究进展

ID:9742245

大小:58.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5-07

强直性脊柱炎中医证候分型研究进展_第1页
强直性脊柱炎中医证候分型研究进展_第2页
强直性脊柱炎中医证候分型研究进展_第3页
强直性脊柱炎中医证候分型研究进展_第4页
强直性脊柱炎中医证候分型研究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强直性脊柱炎中医证候分型研究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强直性脊柱炎中医证候分型研究进展【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证候分型;综述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spondylitis,AS)是一种以骶髂关节和脊柱关节慢性炎症为主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性病理改变为肌腱、韧带附着点炎症,如不及时治疗,病变可逐步由骶椎向腰、胸、颈椎发展以至脊柱关节弯曲、变形、强直,甚至出现柱状腰、驼背等,导致脊柱融合,并波及外周关节及眼、肺、肾等脏器,致残率较高。根据临床表现,AS可归属于中医学“骨痹”、“腰痛”、“肾痹”、“尪痹”等范畴。近年来,中医对AS证候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笔者对国内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检索,现选择资料相对完整、

2、全面的文章29篇,对其证候分型综述如下。1国家相关部门及学会制定AS中医证候分型标准  1988年4月,在昆明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类疾病学术会议上,学术界对AS的诊断、分期、疗效评价标准作了修订,中医诊断均为全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风湿类疾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诊断标准,中医辨证依据焦树德教授创建尪痹的辨证分型,分为风重、湿重、寒重、化热4个证型[1]。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发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中药新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强直性脊柱炎中医证候分型研究进展【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证候分型;综述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

3、gspondylitis,AS)是一种以骶髂关节和脊柱关节慢性炎症为主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性病理改变为肌腱、韧带附着点炎症,如不及时治疗,病变可逐步由骶椎向腰、胸、颈椎发展以至脊柱关节弯曲、变形、强直,甚至出现柱状腰、驼背等,导致脊柱融合,并波及外周关节及眼、肺、肾等脏器,致残率较高。根据临床表现,AS可归属于中医学“骨痹”、“腰痛”、“肾痹”、“尪痹”等范畴。近年来,中医对AS证候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笔者对国内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检索,现选择资料相对完整、全面的文章29篇,对其证候分型综述如下。1国家相关部门及学会制定AS中医证候分型标准  1988年4月

4、,在昆明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类疾病学术会议上,学术界对AS的诊断、分期、疗效评价标准作了修订,中医诊断均为全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风湿类疾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诊断标准,中医辨证依据焦树德教授创建尪痹的辨证分型,分为风重、湿重、寒重、化热4个证型[1]。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发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中药新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将该病分为风寒湿痹、气滞血瘀、肝肾不足3个证型。2002年,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修订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中药新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分为湿热痹阻、寒湿痹阻、瘀血痹阻、肾

5、阳亏虚、肝肾不足5个证型。 2老中医临床经验分型  陈纪蕃[4]认为,该病肾气不足是发病的关键,风寒湿邪等因素起着诱发的作用,分为湿热壅滞督脉、寒湿留着督脉,肝肾阴亏、邪留督脉,脾肾阳虚、寒留督脉,肝肾精亏、督脉失养5个证型。路志正[5]认为,本病病位多在筋骨,而筋骨有赖于气血之温煦和肝肾之濡养,若气血不足或肝肾亏虚,内生寒湿或寒湿乘虚而入,痹阻筋脉,则易发本病,故将本病分为气血不足和肝肾亏虚2个证型。焦氏[6]认为,本病的病机主要是肾督两虚,阳气开阖失常,寒邪乘虚入侵,督肾相联,肾主骨,寒邪与肾同期相感,致督肾同时发病,将本病分为肾虚督寒、邪郁化热、痹阻肢节、邪及肝肺4个

6、证型。胡荫奇认为[7],本病的基本病因病机为素体虚弱,禀赋不足,肝肾精血亏虚,风寒湿深侵肾督,寒湿或可郁而化热,深入骨骱、脊柱。肝肾精血不足,使筋挛骨弱而邪留不去,渐致痰浊瘀血阻于体内,终致疾病缠绵难愈,临证分为肾督亏虚、风寒湿痹阻,肝肾阴虚、湿热痹阻,肝肾亏虚、痰瘀痹阻3型论治。张氏[8]根据病因病机亦分为阳虚督寒、肝肾阴虚、血瘀、寒湿、湿热、痰瘀痹阻6型。张氏[9]将该病总结为寒湿痹阻、湿热内蕴、肝肾亏虚、气血两虚及痰瘀痹阻5型。袁氏[10]将本病分为虚寒、阴虚、血瘀、湿热4型。陈氏[11]依据病因病机分为气虚血瘀、脾虚湿阻、肝肾阴虚、下焦瘀阻4型。郑显才[12]根据临

7、床表现的不同分为风寒湿痹、风湿热痹、气血虚痹、肝肾虚痹4型。陆氏[13]以本病主要病机为肾虚、外感风寒湿邪、痰瘀痹阻等为辨证论治基础,将本病分为阳虚、肝肾阴虚、寒湿、风盛、痰瘀痹阻、寒热错杂等6型。关氏[14]运用《金匮》方辨证治疗AS,将其分为风湿痹阻、寒湿痹阻、湿热痹阻、瘀血阻络、肝肾不足、气虚以及血虚7型。包氏等[15]以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23例,中医辨证分为寒湿阻络及湿热阻络2型。王氏[16]根据34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并结合影像学结果,将本病分为寒湿痹阻、痰瘀阻滞、肝肾亏虚3型。  3根据临床分期进行分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