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739566
大小:57.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5-07
《浅析危机新闻报道中的怪现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析危机新闻报道中的怪现象【摘要】危机新闻报道因其针对事件的特殊性和强大的社会冲击力,很容易成为读者及民众关注的焦点。本文以全球金融危机这一典型题材为例,归纳分析了危机新闻报道中普遍存在的种种怪现象,表现为切口大、视野小;重发布、轻分析;悲观浓、曙光淡等。为科学利用或合理破除这些怪现象,危机新闻报道应当在理性、正面、适度的原则下,通过深入有效的报道,积极引导舆论,以在安抚公众情绪、保持社会稳定、动员社会力量等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危机报道“怪现象”平衡报道舆论引导 一、切口大、视野小 对
2、金融危机的报道,不少媒体停留在宏观报道层面,切口大、视野小,让受众读起来乏味且不愿再去读这类新闻。但有些媒体在“小”字上做文章,以平民视角和人文叙事手法,关注和表现普通百姓在世界范围内的经济金融危机情况下的生命、生存、生活、生计等内容,在操作流程上,有选择、有判断地将社会生活中那些有代表性的“小事”,放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挖掘蕴含其中的“大问题”,从而延伸出一个具有普遍意义和深度价值的社会主题。以小见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关切“小”人物 新华社对外部中国特稿社播发的英文特稿《金融危机下中国拾
3、荒者面临破产危机》,将关注点落在金融危机下的“小”人物身上,独具特色,受到外文改稿专家的称赞和外界的高度关注。这篇特稿从两个小人物的命运切入,描述了一对来自安徽农村的年轻夫妇的境遇。他们在新一轮工厂倒闭潮中失业,奥运会后来到北京转行从事废旧金属回收生意,刚刚起步却又因原材料价格暴跌而陷入破产境地。稿件以小见大,视角从产业链的最初端延伸出去,扩展到整个钢铁行业乃至全国经济形势,既呈现了最基层的社情民意,又折射出宏观经济面临的问题。同时,该也指出,政府所采取的经济刺激计划给这些普通百姓带来了希望,在不回避问题的
4、同时带来了一抹亮色。 2、关心“小”事情 《新华日报》从细微处做文章,助推经济发展。江苏是制造业大省,中小企业是江苏省内外农民工就业的大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企业用工需求明显减少,无锡18家企业倡议善待员工,不拖欠工资,不随意裁员,力保企业生产运转基本稳定,力保职工不因企业暂时困难而失业或失去基本生活保障。利用政府优惠政策,积极组织员工技能培训,不断提升员工技能素质,将“减员增效”变为“稳员增效”,引导员工与企业共筑抵御金融危机的防线。此举对引导企业正确应对金融危机,妥善处理企业与职工的关系,进而对维
5、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都具有十分积极的示范效应。《新华日报》第一时间在重要版面重要位置刊发了《风雨同舟化解金融危机对就业影响无锡18家企业倡议“稳员增效”》的消息,立即得到当地100多家企业的积极响应。 3、关注“小”字眼 浏览一下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等境外各大通讯社对中国的报道,就会发现他们对中国政府对待金融危机的态度、中国宏观经济状况、中国金融业状况、中国的楼市价格波动情况、中国资本市场的表现等等极为关注。就关注点来讲,他们不是对中国重大政策或国家领导人在重要场合的讲话进行简单发布,而是认真分析
6、,从中找出一些关键字眼突出报道;同时关注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和金融、楼市等关键行业的运行情况,从而分析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情况。 二、重发布、轻分析 在危机蔓延及应对的每一天,面对每一个事件、每一个观点,人们都会问发生了什么,这件事意味着什么,会产生什么影响,怎么办?在这种情况下,人们自然要求新闻媒体不只是报道。普利策曾有一个经典的比喻,媒体就像海上航行的轮船上的瞭望塔,当它发现前方的冰山、暗礁时,能够及时向人们发出警报。而我们的媒体在这方面有差距,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缺少中国本位的思考。只知道简单
7、根据西方的宣传口径大肆报道西方的危机,一味讲西方话语霸权所倡导的“全球化”,以及西方金融危机给中国带来的危害,甚至极力主张给西方救市,而不讲中国的机遇。二是坐而论道。这场由美国次贷危机肇始的风暴道理说起来简单,但要真正弄明白的不多,即便是有些金融业专家都不太了解次贷危机的来龙去脉,不能完整说清楚“次级债”到底是怎么回事,有些记者可能以为自己已经掌握了足够的财经知识,完全可以应付此类报道。但实际上与这次危机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相比,我们所了解的不过是皮毛而已。报道中不乏为吸引眼球而主观臆想或耸人听闻的东西。这种
8、做法是非常危险的,小则会成为某个企业或当事人的被告,大则可能引起金融市场的混乱,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三是将金融危机当个“筐”,什么东西都往里装。如经营利润下降的不从管理上找原因,归咎于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岗失业的不从自身找原因也归咎于金融危机;有的腐败贪污搞垮企业了也说是金融危机惹的祸,令人可笑之极。 我们呼唤危机报道“深度操作”。只有深入其中,抓住问题的要害进行报道,才能产生强势影响力,有效地引导舆论,在安抚公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