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政治学视阈党忧农意识的升华

浅析政治学视阈党忧农意识的升华

ID:9738200

大小:63.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5-07

浅析政治学视阈党忧农意识的升华_第1页
浅析政治学视阈党忧农意识的升华_第2页
浅析政治学视阈党忧农意识的升华_第3页
浅析政治学视阈党忧农意识的升华_第4页
浅析政治学视阈党忧农意识的升华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政治学视阈党忧农意识的升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析政治学视阈党忧农意识的升华论文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忧患意识 忧农意识  论文摘要:建国以来,我党的忧患意识集中体现在忧国、忧党、忧民上。其中自然包含忧农意识。十七大更加明确地提出忧农,标志党的忧农意识的升华。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是我党忧农意识的再次升华。立足政治学的视阔,本文试图指出,党的忧农意识的升华是对现实诉求的基本回应,也是党履行政治责任的基本体现。忧农意识的基本实现需要对一些基本政治原则的坚持和践行。  党的忧农意识自建国以来逐渐形成,改革开放以来更加升华。1979年,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进一步统一了全党对推进农村改革的认识。1991年,党的十三届八中全会充分

2、肯定了农村改革的成就和方向,把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确立为我国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1998年,党的十五届i中全会系统总结了农村改革发展20年的基本经验,明确了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方向。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要求,明确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连续五年发出指导农村改革发展的中央一号文件,不断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十七届三中全会对中国农业发展的现状用了“个最”,“三个仍然”,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这“三个最”体现

3、出我们党对农业发展的深层忧患,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没有农村的繁荣稳定就没有全国繁荣稳定,没有农民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全面小康。  一、发展现实的呼唤:“三农问题”要提升到政治高度  “三农问题”的解决与应对必须首先立足国内社会发展的现实,同时又要放眼全球经济环境。这也是党忧农意识升华的基本背景。  l、国内社会发展的现实凸显“三农问题”要提到新高度  1978年以来,,我国由封闭半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转化,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化,由计划体制社会向市场体制社会转化,由同质的单一性社会向异质的多样性社会转化。在社会转型的过

4、程中,我国农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来看。城乡之间的巨大差距,使整个小康社会的建设面临严峻形势。从国家统计局牵头制定的总体小康的16项检测指标来看,我们没有实现的指标,恰恰都和农业、农村问题密切相关,而且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有加剧的趋势,尤其是随着国际环境的变化,我国三农问题面临新的挑战:农业资源环境和市场约束增强,保障农产品供求平衡难度加大;农产品贸易竞争加剧;农业比较效益下降,保持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农村生产要素外流加剧。缩小城乡差距难度加大等等。  “三农”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最复杂、影响面

5、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综合性、系统性、全局性社会问题,既与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有关,也与社会主义制度的不完善、不成熟有关。我们不能抛开社会制度和具体国情抽象地谈论“三农”问题,而必须放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进行科学地、全面地研究。2004—2008年,连续5个中央一号文件都锁定“三农”,提出“三个始终”,即粮食安全的警钟要始终长鸣,巩固农业基础的弦要始终紧绷,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要求要始终坚持。总之,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中最薄弱的环节,农业农村发展仍处在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我们也只有把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从单纯的经济问题,提升到社会问题、政治问题的高度,它们才

6、有可能彻底解决。  2、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要求中国抓住发展的锁钥——“三农问题”  当前,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凸显,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国际经济环境中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的形势下,我们“最重要的是要把中国自己的事情办好”。这是中国帮助全球,拯救危机的主要方式。做好自己的事,当前我们要做的就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目前华尔街“金融海啸”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需求萎缩。如何应对复杂多舛、变化叵测的国际形势,不言而喻,当务之急是扩大“内需”以弥补“外需”的减缩。现在关键的问题是“内需”如何启动,怎样发展?因为,历经卅年改革,中国的发展模式、制度安排、政策导向、分配方式、贫富差距、

7、社会分层结构、利益集团对峙等已使启动“内需”动力不足。它需要中国经济的增长方式和社会的制度安排再次做出重大而艰难的调整,向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方向转化。这样中国的“内需”才可能逐渐启动,而其着眼点不外乎人口众多,落后贫困的数亿农民,农民不富裕,中国庞大的消费市场就难以建立。  二、政治责任的体现:中国共产党忧农意识的升华  政治责任是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政治领导者能否践履政治责任关系到人民对政治权力的认同,进而影响到政治权力的合法性、政治秩序的稳定性和社会的和谐状况。历史经验证明,政治责任意味着政治领导者要履行制定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