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资本论》的三重逻辑

浅议《资本论》的三重逻辑

ID:9736422

大小:64.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05-07

浅议《资本论》的三重逻辑_第1页
浅议《资本论》的三重逻辑_第2页
浅议《资本论》的三重逻辑_第3页
浅议《资本论》的三重逻辑_第4页
浅议《资本论》的三重逻辑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议《资本论》的三重逻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议《资本论》的三重逻辑列宁曾指出,虽然马克思没有留下大写字母的逻辑,却留下了《资本论》的逻辑;且不懂黑格尔的逻辑学,也就不能完全读懂马克思的《资本论》。这一方面说明,《资本论》就是马克思的《逻辑学》和《哲学全书》;另一方面也说明《资本论》是有着深刻和巨大的逻辑感的。但究竟《资本论》中有着怎样的逻辑,却莫衷一是。通常,我们都是在从具体到抽象和从抽象到具体的意义上来理解《资本论》的逻辑。这种逻辑只是一种研究逻辑和叙述逻辑,尚未充分和完全体现《资本论》的逻辑特色。实际上,列宁在说完上面的话后,紧接着强调的是:应当充分利用《资本论》的这

2、种逻辑来解决当前的问题。我们往往重视了前一句却忽视了这后一句。在这里,列宁强调的用来解决当前问题的逻辑,决不是从具体到抽象和从抽象到具体的研究逻辑和叙述逻辑,而是作为资本主义解剖学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的逻辑。正是通过这一逻辑,马克思才破解了生产之谜、资本之谜和历史之谜。对于这一逻辑,仰海峰教授曾提出过双重逻辑之说。但双重逻辑未能充分呈现《资本论》作为政治经济学批判和一个艺术的整体的完全意义。在此基础上,笔者尝试提出《资本论》的三重逻辑。  一、生产逻辑:资本主义生存的普照光  浅议《资本论》的三重逻辑列宁曾指出,虽然马克思没有留下大写

3、字母的逻辑,却留下了《资本论》的逻辑;且不懂黑格尔的逻辑学,也就不能完全读懂马克思的《资本论》。这一方面说明,《资本论》就是马克思的《逻辑学》和《哲学全书》;另一方面也说明《资本论》是有着深刻和巨大的逻辑感的。但究竟《资本论》中有着怎样的逻辑,却莫衷一是。通常,我们都是在从具体到抽象和从抽象到具体的意义上来理解《资本论》的逻辑。这种逻辑只是一种研究逻辑和叙述逻辑,尚未充分和完全体现《资本论》的逻辑特色。实际上,列宁在说完上面的话后,紧接着强调的是:应当充分利用《资本论》的这种逻辑来解决当前的问题。我们往往重视了前一句却忽视了这后一

4、句。在这里,列宁强调的用来解决当前问题的逻辑,决不是从具体到抽象和从抽象到具体的研究逻辑和叙述逻辑,而是作为资本主义解剖学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的逻辑。正是通过这一逻辑,马克思才破解了生产之谜、资本之谜和历史之谜。对于这一逻辑,仰海峰教授曾提出过双重逻辑之说。但双重逻辑未能充分呈现《资本论》作为政治经济学批判和一个艺术的整体的完全意义。在此基础上,笔者尝试提出《资本论》的三重逻辑。  一、生产逻辑:资本主义生存的普照光  在《资本论》第1卷第一版的序言中,马克思明确指出: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

5、关系。在这里,马克思之所以关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问题,是因为在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他深刻认识到生产领域而不是流通领域才是资本主义社会得以生存的根本和基础。早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就高于费尔巴哈强调:物质生产正是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它哪怕只中断一年,费尔巴哈就会看到,不仅在自然界将发生巨大的变化,而且整个人类世界以及他自己的直观能力,甚至他本身的存在也会很快就没有了。因此只有抓住生产,从生产逻辑入手,才能阐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生存基础和人类自身的发展源泉。  作为对资产阶级生产方式及其本质和特性的理论分析,政治

6、经济学就是研究人类社会中支配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交换的规律的科学(恩格斯语)。为此,马克思主张对资产阶级社会的解剖要到政治经济学中去寻求。而作为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三大卷的《资本论》,正是马克思深入政治经济学中寻求揭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所谓铁的必然性之谜的具体展现。在马克思看来,生产是为了人类的需要而对自然物的占有,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和人类生活的永恒的自然条件,因此,它为人类生活的一切社会形式所共有,而不以人类生活的任何形式为转移。也就是说,生产具有使人类生活得以实现的永恒的自然必然性。因此,摆在《资本论》面前的对象,首先就是物

7、质生产这一现代经济学的起点。  而现代资本主义的这种生产,事实上正是《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研究的本题。所以说,马克思的《资本论》是通过紧紧抓住和把握生产(劳动)这一塑形的活火来阐释资本主义社会的。为此,美国学者塔克强调生产倾向性而不是分配倾向性才是马克思学说的特性。在作为资产阶级的圣经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斯密开门见山地指出:一国国民每年的劳动,本来就是供给他们每年消费的一切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的源泉。这里的劳动已经不再是某种特殊的劳动,而是泛指一切社会的总体形式即作为分工的劳动。为此,马克思认同斯密宣布劳动一般是物

8、质财富或使用价值的一个源泉。也就是说,只有从生产劳动出发,才能把握和阐明资本主义社会之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在此意义上,马克思进一步强调,在一切社会形式中都有一种作为特殊的以太和普照的光的一定的生产,决定其他一切生产的地位和影响,因而也决定着它里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