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734263
大小:58.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5-07
《浅谈北宋“黄河清”现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谈北宋“黄河清”现象 一、北宋黄河清现象出现的时空分布 根据相关史料,我们知道黄河清现象在宋太祖时出现1次,宋太宗时出现7次,宋真宗时出现2次,宋徽宗时出现10次,共20次,整个北宋时期平均每8.35年出现1次。然而根据王星光历代黄河清简表计算,在中国古代出现黄河清现象的频率大概是每28.39年出现1次,可见,在北宋黄河清现象的出现相当频繁。 1.黄河澄清出现的时间 雍熙四年(987)和宣和元年(1119)的这2次黄河变清未记载时间。通过对其它18次黄河清发生的时间可知,集中发生在冬春
2、季和夏季,冬春季节发生12次,夏秋季发生6次,即将近70%发生在冬春季节,但从整个历史时期看冬春季和夏秋季发生的频率相当,这是北宋黄河澄清与历史时期黄河澄清的一个区别。在宋徽宗大观元年(1107)十二月黄河变清距离最大乾宁军河清踰八百里;而宋徽宗大观二年(1108年)十二月这次出现的时间跨度最大同州韩城县、合阳县至清及百里,涉春不变。 2.黄河澄清出现的地点 分布在北宋境内黄河流域的一府五路,其中分别为:河南府出现1次,河北东路的澶州出现5次、亁宁军出现1次、冀州出现4次,京西北路的滑州出现
3、2次,京东西路的濮州出现1次,河东路的岚州出现1次,永兴军路的陕州出现、同州出现3次、定国军出现1次。在这些出现黄河清的地区中,河东路的岚州位于最上游,处在黄河(北流)最下游的是位于河北东路的亁宁军,而永兴军路和河北东路出现的次数最多,也就是说黄河澄清的多发地区为永兴军路,黄河由南北流向改向东西流向的转折处和京西北路滑州以北的黄河北流。从整个历史时期来看,在今陕西、山西、河南三省出现的次数最多,尤以同州(今渭南市大荔县)、陕州(今三门峡市陕县)、滑州(今安阳滑县)出现的次数为多,将近整个历史时期
4、出现次数的70%。在宋真宗以前还未出现黄河东流,而宋徽宗时黄河东流已经堵塞不通,所以黄河东流并未出现这一现象。 二、北宋黄河清现象出现的原因 1.自然原因 黄河清现象出现的原因有很多方面。王星光教授通过对整个历史时期黄河澄清现象进行分析认为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 第一,最重要的原因是黄河上中游地区持续干旱无雨,地表难以形成径流,没有或仅有少量的泥沙进入河道,同时黄河水量大幅减少使少量泥沙沉积下来;第二,冬春季节,黄河上中游河道冰封,流水趋缓,泥沙下沉。同时冰封河道也减缓了河水对河床的冲刷,
5、使流入河道的泥沙减少,开春后雪水渗于地下,无法形成地表径流,注入黄河后也会使局部河水变清;第三,对黄河有效地治理,使地表植被明显改善,减少了泥沙流失量。第四,在地震等异常自然灾害条件下出现黄河清。 北宋黄河清现象的出现与王星光教授分析的四点原因大致相同,但具体而言又有两点特殊的地方:一是集中出现在冬春季节,二是河北东路多次集中出现。可见北宋时期该现象的出现又有其他原因。 建隆三年(962)秋河南府出现黄河澄清现象,而建隆三年,京师春夏旱,太平兴国三年八月(978)滑州黄河清,而太平兴国三年春
6、夏,京师旱,京师河南府正处于滑州的上游,上游流量减少,泥沙沉积可引起下游黄河澄清。北宋时永兴军路地区气候干凉,且旱灾出现较频繁,气候干燥,降水量少汇入黄河的水流泥沙含量少可使黄河出现较清澈的现象。可知黄河澄清可能由黄河流域的干旱引起,但是另一方面黄河澄清可能预示着干旱的出现。 北宋时黄河澄清与历史时期黄河澄清的一个区别可能就是北宋黄河澄清集中发生在冬春季节。虽然北宋总体气候偏暖,但是北宋建国至北宋后期(960-1100)为暖期,北宋末年(1100-1127)气候转冷,北宋时黄河澄清现象50%发
7、生在宋徽宗朝大观元年(1107)以后,若此时记载的黄河澄清现象均为事实,那么北宋黄河清现象的频繁出现应当与北宋气候有很大的关系。如:河北东路共出现黄河清现象9次,其中7次发生在冬春季节,此时的气候比较寒冷,(塘泺)界河以南至沧州凡二百里遇冬则冰合,无意平地。由于黄河中游和黄河下游气候寒冷,冬春季节黄河流域会出现冰冻,易引起黄河澄清,这应当是对黄河清在冬春季节发生12次的最好诠释,并且集中发生在永兴军路和河北东路。 再次虽然北宋很重视对黄河的治理,但是并没有全面、系统的工程对其进行治理,多是小修
8、小补,并且北宋政府治理的重点在东、北流之争。此时北宋境内黄河中游环境破坏严重,环境承载力下降,泥沙输入量较大。植被减少,河流生态遭到破坏,河流改善局地气候的能力下降,可能会减少局地的降雨量,且北宋时该黄河中游气候干凉,易引起河流径流减少,出现黄河清现象。 最后,虽然没有在史料中找到直接由地震等自然灾害引起黄河澄清的证据,但是关于王星光教授分析中的第四个原因还是不容忽视,根据张全明教授对北宋时期地震的时空分布及其特点的分析可以看到河北东路、京西北路、河东路、永兴军路都处在北宋地震多发区或地震带上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