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731060
大小:56.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5-06
《民主化:政治发展的中国模式与道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民主化:政治发展的中国模式与道路【内容提要】 民主化:政治发展的中国模式与道路【内容提要】 (5)全球化是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动力。90年代以来,随着冷战的结束,统一的世界市 场逐渐形成,市场经济体制开始向全球扩张,经济自由化成为各国普遍奉行的政策,经 济全球化的进程明显加快。跨国投资等全球性经济活动,要求在有关的民族国家内有一 个适宜的政治和法律环境,与此相适应的制度性变迁成为一种普遍的发展趋势。经济全 球化特别是市场经济全球化促使那些与之相适应的政治价值和政治评价标准的全球化。 民主、自由、人权、安全、和平等政治价值随着媒介和政治交流的日益增多而在全世界 范围内得到广泛的传
2、播,逐步成为普世性的价值规范和政治评价标准。选择什么样的政 治制度是一个国家的内部事务,但在民主、自由的价值成为评价各国政治制度优劣主要 标准的情况下,走向民主化成为大势所趋,尽管民主化道路和民主制度的具体形式各国 不尽相同。从70年代以来,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了第三次民主化浪潮,并在90年代达到高 潮。20多年前,世界上只有不到30%的国家是民主国家,现在60%多的国家是通过某种形 式的公开、公平和竞争性选举来建立政府,有118个国家够得上是选举民主国家。(注: 塞缪尔·亨廷顿著、刘军宁译:《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上海三联书店 ,1998年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经
3、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并从中获益良多,加 入WTO以后,中国更是深深地融入全球经济之中。中国的政治发展已经或正在受到全球 化发展趋势的影响,我们的政治发展越来越具有开放性,民主化在逐步地发展。(注: 刘世军等:《全球化进程与中国政治发展的价值选择》,《学习与探索》,1997年第4 期,第92页。)经济全球化为我国民主政治发展提供了一种强大的助推外力。它要求我 国改革权力过分集中的政治体制,促进国家权力的社会化,要求我国扩大经济政治和社 会生活的自由度和增强自主化,要求扩大政治生活公开化,扩大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 平等化以及政治过程的程序化和法治化。入世后民主需求的迅速增长和民主制
4、度供给之 间的矛盾要求我国积极推进民主政治发展,努力实现公开政治、参与政治、服务政治、 责任政治和法治政治。(注:徐鸿武、郑曙村:《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创新》,《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6期,第15-19页。) 4.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路径选择 从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角度来看,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将继续沿着增量民主的发展道路 演进。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呈现出增量民主的特征并取得很大的成功 。未来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受路径依赖的影响,将继续沿着增量民主的发展道路演进。俞 可平教授将增量民主的特征概括为五个方面:(1)民主政治建设必须有足够的“存量” ,
5、即必须拥有现实的政治力量,必须符合现存的政治法律框架,具有法学意义上的合法 性;(2)必须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新的突破,形成一种新的增长,是对“存量”的增加, 这种新的增量需要具有政治学意义上的合法性即对于社会进步和公共利益而言具有正当 性;(3)民主政治发展是渐进的和缓慢的,是先前的历史发展的某种延伸而非离开先前 的历史轨道;(4)民主政治发展遵循帕累托改进原则,在不损害民众原有利益前提下, 尽可能地增加原来所没有的政治利益并逐渐放大新增利益;(5)把深化党内民主和基层 民主作为当前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注:俞可平:《积极实行增量政治改革,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载《理
6、论动态》2003年4月10日第1595期,第10-11页。 )增量民主的政治发展道路要求加强民主程序的建设实现政治参与的制度化、规范化和 程序化,要求培育社会主义公民社会发挥民间组织和公民自身在民主政治建设中的推动 作用,要求实行宪政法治依法保障公民的自由和权利约束政府权力,要求加强党的领导 发挥党和政府在民主政治建设中的主导作用,要求鼓励地方政府创新发挥各级地方政府 在民主政治发展中的首倡作用,要求建立动态的政治稳定机制和有效的利益整合机制。 总之,增量民主的政治发展道路要求继续保持自主性发展、主导性发展、渐进性发展、 稳定性发展和梯度性发展的特点,稳步推进民主政治建设。 中
7、国在增量民主的政治发展道路上推进民主政治发展,应该按照“一元多线”的民主 发展模式实现“多点突破”。首先,就选举民主来说,中国需要选择一条自下而上的民 主发展路径。民主转型理论根据东欧和拉美民主化经验,强调自上而下的民主化发展道 路。但从中国20多年民主政治发展的轨迹来看,选举民主的突破口选在了乡村,村委会 的民主选举带动了农村党支部的“两票制”选举,并进而对乡镇领导选举制度改革提出 了日益强烈的要求,一些乡镇开始实行公推公选乃至直选的改革试验。无论是村委会民 主选举,还是党支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