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723940
大小:58.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5-06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职业教育的开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职业教育的开展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础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调整的基础层次是产业技术方式的转变,这是与职业教育关系最为密切的一个层次。正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所指出:“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都凸显了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这里,已把包括职业教育在内的国民教育在国家、民族发
2、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说得最明白不过的了。“五建”的“全面推进”,“五化”的“深入发展”,“三大压力”的“日益加大”,既概括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时代背景,也昭示了对创新人才、高素质劳动者的大量需求,从而道出了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回应和支持产业技术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各层次的调整,最为直接的一个子系统就是职业教育。《纲要》以一个章目(第六章),四个条款(第14~17条),专门阐述和部署了职业教育。本文试就职业教育的实施,尤其是地方和基层应有的回应措施,汇报笔者的一些认识,旨在为相关决策层面提
3、供参考。1.要清醒地意识到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关于这个问题,可以从三个层面去认识,一是整个国民教育改革和发展战略目标的总体层面,二是职业教育发展目标的子系统层面,三是当前主要劳动人口接受职业教育状况的差距层面。1.1 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目标。《纲要》的第二章第三条阐述了这个战略目标:“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接着,以“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资源”、“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等五个方面
4、,阐述了“两基一进”战略目标的具体要求。十年内要实现这个目标,其任务是相当艰巨的。尽管“教育现代化”、“学习型社会”、“人力资源强国”,这三个重要概念,无论其内涵还是外延,都有待深化讨论;但我相信其测评的指标系列,既不会很轻松也不会太含糊。例如在“普及教育”方面,就已经具体量化了测评指标;高中的毛入学率达到90%;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40%;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2.4年提高到13.5年;主要劳动力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9.5年提高到11.2年,其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20%,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人数比200
5、9年翻一番。这些指标还是比较实在的,并非高不可攀;但是就当前人口受教育状况的起步基础来说,要实现这些指标,其任务又确是艰巨的。1.2 职业教育发展目标。《纲要》第六章第14条阐述了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这个发展目标可概括为“一个形成,两个满足”。所要形成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在内容宗旨上要“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
6、整要求”,这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本质性特征;在结构形式上,强调衔接和协调,衔接的理念是终身教育,以能不断“适应”,中、高等职教协调,也是旨在“适应”。“两个满足”是职业教育发展的依归,一是满足人民群众的学习需求,二是满足经济社会的人才需求,这两极依归是自然而然、合情合理的。可是要实现“一个形成,两个满足”的目标,做到“面向人人”(不分穷富),又是确实不容易的。尽管“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内涵和测评指标还没有权威性出笼,“两个满足”在程度上也未作权威界定;但以“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的要求,从“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
7、要求”来掂量,任务之艰巨是不言自明。在“面向人人”的宗旨下,首先就挑战目前定位于创收的职业教育,意味着公共财政支出结构的调整,向“政府切实履行发展职业教育的职责”转型,首先就得履行“财力投入”的职责(虽不是全责也是主责)。“面向人人”也意味着“普及教育”中包含了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普及,将是继“普九”之后,中国教育发展史上又一桩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职业教育普及(即使先普及主要劳动年龄人口的中等职业教育),其对教育资源配置的要求,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不会亚于“普九”,从而也说明了实现职业教育目标任务的艰巨性。1.3 当前
8、劳动人口接受职业教育的状况。今年开展的人口“六普”还未到登记时间,有关资料也待明年才知晓。现就2000年开展的“五普”资料和近年百分之一抽查资料来作说明。“五普”资料反映,贵港市20~59岁的登记人口(包括户籍所在贵港登记时在异地的人口;不包括户籍不在贵港,登记时居住在贵港的人口)共1879735人,占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