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723167
大小:69.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5-06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自主“悟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自主“悟读”【课例呈现】《西地平线上》执教片段(一)师:刚才同学们各自谈了对三次落日的不同感受,这是对作品的第一次阅读体验。阅读往往常读常新,下面我们一起再来研读研读。师:阅读体验在什么情况下会改变?年岁的逐增、经历的丰富、知识储备的增加等,前二者我们现在无能为力,知识储备的增加由我来提供,我们一起来欣赏第二次落日。师:第二次落日带给“巨大影响”和“深刻记忆”。刚才有同学对第二次落日感受到“死亡”,不知大家对罗布泊有何了解?生1:罗布泊位于新疆境内,原来是湖,后来干涸,成为沙漠,被称为“死亡之海”。师:很好,其他同学还有补充吗?师:
2、我最早接触罗布泊是在大学期间,那时突然流行探险文学,一些探险家的名字进入我们的视野,其中的一位叫余纯顺。他是上海人,一生行程四万多公里,足迹遍布23个省、自治区,最后魂丧罗布泊。罗布泊在塔克拉玛干的中心,自然环境极其恶劣,年降水量不足10毫米,年蒸发量3000毫米以上,在6月到8月最热的季节,平均气温维持在45~50摄氏度以上,最高达65~70摄氏度。瑞典的斯文·赫定仅仅依靠一个向导及其所提供的骆驼,就抵达楼兰,并成功生还。此后,无人敢在夏季穿越。为了打破穿越罗布泊的神话,为了证明中国人自己也能徒步穿越罗布泊,余纯顺从上海来到新疆,在没有人敢谈及的6
3、月徒步穿越罗布泊。临行时他曾在库尔勒发布宣言:“迄今为止,到过和将要到过的上海人,一个是彭加木,一个是我。如今彭加木已经魂归大漠了,而我,只有我余纯顺,一定能征服罗布泊。”1996年6月11日,他跟电视台摄影组失去联系,6月18日,在军区出动飞机的支援下,摄影组找到了他的遗体。这样一个地方,许多探险家、科学家都魂丧大漠。告诉了你这些知识储备之后,当你走近这块大地,你有何感受?当你的眼前出现一幅幅沙漠的景象,当你的脑海中出现这些人物的影子,当你的耳边响起《泰坦尼克号》的萨克斯音乐,你有什么感受?(生沉默。)师:死亡的恐怖?凄凉?死的庄严?……师:是的。
4、悲伤的,凄凉的感觉。正如课文所写,“我们感到自己如同走入地狱,走入鬼域”,走入“梦幻般的死亡感觉”。师:可是这么多的走进罗布泊的人和走进了罗布泊历史的人,最后并没有走进的脑海,他脑海中出现的是罗曼·罗兰虚构的小说主人公约翰·克利斯朵夫?这是为什么?生2:罗曼·罗兰心中的英雄是有巨大精神力量的。师:为何此时想起?生2:落日的壮观与他相似。师:是的,这里的落日融入了人的情感。约翰·克利斯朵夫有和太阳一样的性格和精神,产生于日出却包含了落日的大悲情怀。用太阳似的人物来陪衬落日,也使得落日有了逝去英雄的悲壮美。师:读到这里,你想到了什么?生3:一个人一定要活
5、得有价值,那么死了也会有价值。师:是的,每个人都要走向死亡,可是我们可以像荒原落日一样死得辉煌。师:你还想到些什么?生4:庄严,神圣。师:好的,再给大家一些知识储备。什么是悲剧?生(集体):结局是悲伤的。师:套用鲁迅先生的话:所谓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撕毁给人看。师:这大漠中,这么多的英雄魂丧于此,死亡是如此的神圣,如此的庄严,又如此充满悲剧感。师:能理解吗?生5:不能。师:你说说。生5:这些人物虽然死了,但他们实现了他们的价值,这有什么悲伤的?师:价值实现了就没有悲伤吗?难道没有价值的人死了就有悲伤?(生笑。)师:同学有疑问可以说说。师:这一节的
6、确比较难理解。我们也挖掘得有点深了。如果有疑问,我们课外再讨论。看来,今天注定要我一个人表演了。如果听了我的讲解,你有些许收获的话,我也是很欣慰的。【归因分析】这节课是一位优秀的老师上探索课时分析《西地平线上》中第二次落日时的实录。的确如这位老师所言,《西地平线上》这篇文章文学底蕴很深,难点也很多,而老师准备也很充分,资料准备很多,但从最后效果来看为何上成了“满堂灌”呢?我认为,这里原因很多,包括教材有难度、有深度(涉及到美学),教材处理不够优化(如小问题衔接不够紧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没养成(如预习不够),等等,但是最关键的一点还是在教学难点的
7、处理上没能更好地把握。教师没能广泛发动学生参与,没能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多了些讲解,少了些事例呈现,因而,难以真正激发学生的“悟读”,最后学生的一个反驳式的提问就是一个证明。其实,《西地平线上》这篇文章以“世间有大美”为主旨,叙写了三次雄伟的落日,可以说是沿着“自然景物的雄壮美一英雄生命的悲壮美一社会(民族)历史的波澜壮阔美”这样一条主线索构思,那么第二次落日要赞美的正是“英雄生命的悲壮美”。因而这部分的教学难点也正在于对“死亡原来也可以是一件充满庄严和尊严的事情”及“落日景象更庄严、神圣和具有悲剧感”的理解上。如何让学生真正理解这两句话,成了
8、这部分教学的重点以及突破的难点。下面,另一位老师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探究。【课例呈现】《西地平线上》执教片段(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