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酰胺树脂在分离提取领域中的应用

聚酰胺树脂在分离提取领域中的应用

ID:9712125

大小:56.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5-06

聚酰胺树脂在分离提取领域中的应用_第1页
聚酰胺树脂在分离提取领域中的应用_第2页
聚酰胺树脂在分离提取领域中的应用_第3页
聚酰胺树脂在分离提取领域中的应用_第4页
聚酰胺树脂在分离提取领域中的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聚酰胺树脂在分离提取领域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聚酰胺树脂在分离提取领域中的应用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useofpolyamideresininextractingandseparating.[Methods]Revieupthemasfolloechanismofextractingandseparatingbypolyimideresinandthedevelopmentofpolyamideresininextractingandseparatingofmedicine,noblemetalandsoon.[Conclusion]ideresin,itorefac

2、tsandthemechanismeanideresin.  Keyideresin;extractingandseparating;review聚酰胺树脂是一种性能优良、用途广泛的化工原料,主要用于印刷油墨、表面涂料、环氧树脂固化剂等。聚酰胺在层析上的用途广泛,但查阅近几年文献,综述其在提取分离中的应用概述很少。本文着重介绍近几年在中药成分提取分离纯化的应用情况及其吸附机理。  1聚酰胺吸附机理分析[1]聚酰胺是一类结构中含有重复单位酰胺键(CONH)的高分子聚合物,结构通式为[NHRNHCOR2CO]n,酰胺基团上的O、N原子在酸性介质中结合质子而带正电荷

3、,以静电引力形成吸附溶液中的阴离子,故可与酚类、酸类、醌类、黄酮类等富含酚羟基的化合物形成氢键而吸附,吸附的强度主要取决于这两种化合物中羟基的数目与位置、以及溶剂与化合物或溶剂与聚酰胺之间形成氢键的缔合能力大小。溶剂分子与聚酰胺或黄酮类化合物形成氢键缔合的能力越强,则聚酰胺对这两种化合物的吸附作用将越弱。聚酰胺层析柱即是利用此性质对各种植物中黄酮、茶多酚等进行吸附、洗脱而分离的,即所谓的“氢键吸附”学说。对聚酰胺层析的分离机理,除了“氢键吸附”学说外还有“双重层析”理论。前者不能解释当以氯仿:甲醇为洗脱液时,为何黄酮甙元比黄酮甙先洗脱下来。后者认为当用极性流动相(

4、含水溶剂系统)洗脱时,聚酰胺作为非极性固定相,其层析行为类似反相分配层析,当用有机溶剂洗脱时,聚酰胺作为极性固定相,其层析行为类似正相分配层析。但固定相(吸附剂)的极性是由其本身结构及性质决定的,不应随洗脱液的改变而改变,况且聚酰胺层析属于吸附层析,不是分配层析。因此,“双重层析理论”也没有揭示出产生这两种相反现象的根本原因。  2聚酰胺树脂的应用  2.1在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分离中的应用  从天然药物中分离黄酮类化合物的方法较多,较常用的是聚酰胺色谱。不同的黄酮类化合物在聚酰胺上的层析行为有一定的规律性,而影响聚酰胺吸附能力的因素很多,主要有:(1)与黄酮类化合物

5、分子重形成氢键的基团庶母多少有关,能形成氢键的基团数目越多则吸附力越强;(2)与形成氢键基团的位置有关,如所处位置易于形成分子内氢键,则吸附能力减小。(3)分子内芳香化程度越高,共轭双键越多,则吸附力越强。(4)不同类型黄酮类化合物,被吸附强弱顺序为:黄酮醇>黄酮>二氢黄酮醇>异黄酮。(5)与溶剂介质有关。在水中形成氢键的能力强,吸附强,在有机溶剂中则较弱,在酸性溶剂中强,碱性溶剂中最弱,因此各种溶剂在聚酰胺柱上的洗脱能力由弱至强的顺序为:水<甲醇或乙醇(浓度由低到高)<丙酮<稀氢氧化钠水溶液或氨水<甲酰胺<二甲基甲酰胺<尿素水溶液。白云娥[2]等曾用聚酰胺分离金

6、莲花总黄酮的系列研究,比较3钟聚酰胺对金莲花总黄酮的吸附量与解吸附量。结果发现用60~80目聚酰胺对金莲花总黄酮的吸附与解吸附较好。曾里等[3]利用聚酰胺对蒽醌通过氢键进行吸附的原理,以聚酰胺作为吸附分离树脂,首次考查了聚酰胺对虎杖蒽醌的吸附量、静态吸附动力学和等温吸附脱附性质,从吸脱附能力和快慢的比较证明聚酰胺作为蒽醌吸附荆比活性炭和硅胶优越。聚酰胺对蒽醌具有87.8%的吸附率,吸附速率控制步骤为液膜扩散控制,乙醇洗脱剂具有85%以上的洗脱率。从热力学研究蒽醌在聚酰胺上的吸附行为是一个以单层吸附为主的多层吸附,并得出吸附原理:单层吸附包含了化学吸附和物理吸附,多

7、层吸附主要是物理吸附。  3聚酰胺层析提取精制茶多酚和咖啡因茶多酚(TeaPolyphenols,TP)又名茶单宁,是一类以儿茶素为主体的多酚类化合物,在茶叶中含量一般为8~20。茶多酚具有许多生理活性和药理作用,如抗氧化、清除自由基、降血脂、降血压、抗辐射、抗癌防癌等。薛扬[1]曾报道采用聚酰胺柱层析对两种茶叶样进行分离提纯,通过实验比较得出,茶多酚最佳提取分离方法是:茶叶用70%,乙醇70℃浸提,浸提液减压蒸馏回收乙醇;冷冻离心,离心后的上清液过聚酰胺层析柱,用氨水调pH为8.5的70%乙醇洗脱,洗脱液减压浓缩,低温冷冻干燥,得棕黄色固体,其茶多酚含量在98%

8、以上。唐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