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706466
大小:61.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5-05
《论高校战略联盟动因、分类及问题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论高校战略联盟动因、分类及问题分析论文摘要:高校战略联盟是高校间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重要战略手段。站在不同角度可对高校战略联盟进行不同的分类,不同种类的战略联盟肩负着不同的联盟功能。针对中国高校普遍缺乏联盟经验、联盟实践中存在诸如强制联合、契约执行不力等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政府引导基础上的自愿联合;构建契约执行的监督与奖罚机制;由浅入深的联盟发展模式;联盟伙伴选择的评估机制。 论文关键词:高校联盟;联盟动因;联盟分类 市场竞争的激烈性、建设投资的规模性以及生产的专业性对企业间的战略联盟产生了客观需求,通过战略联盟企业可以共担风险、降低成本
2、,因此战略联盟成为了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厂商间普遍使用的一种经营策略。虽然高校不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但在运作过程中会遇到与企业类似的问题,比如资源的稀缺性、投资的风险性等,企业经营实践已经证明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构建战略联盟,这就为高校间的战略联盟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高校间的战略联盟在欧美发达国家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但在中国却还是一种新生事物,中国高校发展的未来走向是参与国际教育资源的竞争,跻身国际一流高校行列,要实现这一目标单凭某一个高校的实力是非常困难的,中国有条件的高校应该联合起来,通过资源共享提升国际竞争能力。对国内高校战略联盟来说,
3、虽然有国外高校联盟的成功经验可以借鉴,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联盟的社会背景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不同的背景决定了不同的联盟方式和动因。为了更好地应用联盟策略,有必要对高校联盟的规律性进行分析。 一、高校联盟的动因 严建援、梁家强等国内学者从资源驱动、竞争战略驱动和学习驱动等方面对企业战略联盟的动机进行了文献综述,其对企业战略联盟动因的分析为研究高校联盟提供了一种思路。各种联盟组织的形成都有其特定背景,不同的背景决定了不同的联盟意图。初始的联盟动因会随着联盟的深入而不断发生变化,联盟形式也会由局部联盟向全面联盟发展。联盟的稳定性取决于联盟目标的实现程度,联
4、盟目标的实现和提升会进一步促进联盟向深层次发展。形成联盟组织的初始动因可能非常简单,比如美国著名的高校联盟组织“常青藤”,形成该联盟组织的初始动因就是对当初的全美体育联赛的反抗,20世纪三四十年代,美国各高校间的体育比赛非常盛行,以至于体育比赛成绩成为衡量一个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为了能在比赛中获得好的名次,各个高校在招生录取工作中非常重视体育运动特长生,不惜用高额奖学金和降低录取分数的竞争手段吸引具有运动天赋的考生,这种局面引起了一些高校的不满,哈佛、耶鲁、哥伦比亚和普林斯顿大学于是签署一项协议,声明取消体育项目奖学金,并结成橄榄球竞赛联盟,在四校
5、间进行比赛。当然,目前的“常青藤”高校联盟不仅扩充了联盟成员,而且联盟项目也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不再仅仅局限于体育赛事的联盟,已经涉及了SAT联考、学术、财务及行政管理等各个方面。结合已有的高校联盟案例,可将联盟动因归结为以下几类: 1.避免恶性竞争。竞争是市场保持生命活力的根本保证,竞争促使组织不断提升运行效率和产品、服务的质量水平,促使产品技术创新。但过度的竞争或使用不正当手段进行的恶性竞争不但打乱了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而且会引导市场向非预期方向发展,比如前述提到的在形成“常青藤”高校联盟之前,全美体育比赛及招生中的过度竞争损害了正常的办学目标,而“
6、常青藤”联盟组织的形成就可以有效地避免联盟成员参与这一恶性竞争。 中国招生领域同样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恶性竞争。随着教育市场的开放,国外知名高校及香港高校以不同方式参与了中国高考生源争夺的竞争,优质生源的流向是衡量和维护高校声誉的一个重要指标,同时也是高校生产高素质人才的根本保障,所以各高校非常重视优质生源的竞争,随着竞争程度的加剧,各高校不但提出诸如高分奖励、专业任选等措施以吸引高分考生,甚至有部分高校在招生过程中采取了非正常手段,比如不断给考生打、发短信,还有个别高校冒充竞争对手的招生人员通过欺骗手段让考生打消报考竞争对手高校的打算。这种高校间的恶性竞争
7、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选拔标准单一(高考成绩)造成的,为了实现选拔标准的多元化,避免高校间的恶性竞争,国内部分高校形成了自主招生联盟,比如分别被网友称为以北京大学为首的“北约”联盟和以清华大学为首的“华约”联盟,自主招生联盟联合出题,统一组织考试,共享考试成绩,在充分尊重考生兴趣和选择的基础上,选择真正适合自己培养的学生,这种人才选拔的综合评价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高校间的恶性竞争。 2.增强高校整体竞争实力。战略联盟可以使联盟成员分担来自外部的竞争威胁,降低抵抗竞争威胁的成本,增强抵抗竞争威胁的能力。中国高校,特别是国内一流高校所面临的共同竞争威胁是国际著
8、名高校对国际教育资源(包括优质生源、师资等)的争夺。无论是财力还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