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用知识问答

河北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用知识问答

ID:9705963

大小:73.5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05-05

河北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用知识问答_第1页
河北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用知识问答_第2页
河北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用知识问答_第3页
河北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用知识问答_第4页
河北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用知识问答_第5页
资源描述:

《河北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用知识问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河北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用知识问答----高中教育论文-->如何正确理解和处理必修和选修课的关系(1)多样性、选择性是在打好共同基础的前提下实现的,这个共同基础是基本的、必要的,基础不能保证,选择也落实不了。只有保证基础的落实,课程的多样性、选择性才不至于流于形式;而且多样性、选择性也是课程的基础性的内在要求。因此,课程的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应该是一个整体。(2)选课时要首先保证必修课程的学习,因此,必须在保证能够修完必修课程学分的基础上,力所能及地选择选修课程的学习。必修课是奠定学生终身发展能力的基础学科,设置必修课程的目的,就是为了保证学生基本的知识和

2、技能的学习,保证高中教育达到一定的学术水准,为将来的专业发展奠定基础。因此,指导学生选课,切不可追求在数量上多选、多拿学分,而是在保证必修课程学习、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力所能及地选修其他课程。(3)必修课与选修课对学生发展的意义不同,在指导学生选课的时候应将二者相互搭配,使学生对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学习协调进行,使学生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与其他多方面的能力协调发展。不宜在一定时间段内(如一学年)集中让学生学习必修课,而另一时间段内让学生集中学习选修课。必修课与选修课协调进行也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的欲望,不至于在必修课的压力下产生厌学的情绪。效果的管理办法

3、。在学分管理中,学生必须学完该课程,同时达到一定的学时,这样才能拿到相应的学分。一般情况下,学完一个模块,由学校组织考试,并且认定学分。学分认定工作由学生所在学校负责。学校成立学分认定机构,校长担任负责人,成员由学校领导和学科骨干教师组成。学校依据国家课程标准、河北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以及学分认定办法的相关规定,制定本校学分认定实施细则,并报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备案。3.学分认定的基本程序是什么(1)学生按要求学完一个模块的课程,并通过学校组织的考试(考核);或完成一项综合实践活动后,由学生或任课教师向学校学分认定机构提出学分认定申请,并提交相应的证明材料

4、。(2)学科任课教师或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根据学分认定条件进行对照,提出对学生学分认定的初步意见。(3)学校学分认定机构对学生申请和任课教师提出的初步意见进行审核,做出认定结论,并由学分认定机构负责人签署意见。(4)学分认定结果应在学校范围内公示。未予认定学分的,要书面通知学生并告之原因。学生考核不合格而不能获得学分时,必修模块可由学校组织学生通过辅导、补考,重新获得学分或重修模块;选修模块可以选择重修或放弃另选。4.为什么要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是新课程的八大领域之一,是由国家规定课名、学时和要求,地方统一协调和指导,学校自己开发的课程领域,包括

5、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三个方面的内容,共23学分,占全部必修学分(116学分)的20%,是所有学习领域中必修学分最高的,其中研究性学习高达15学分。设置综合实践活动的意义在于:改变学生以往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加以综合应用的机会;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分享与合作,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培养对社会的责任

6、心和使命感。5.校本课程的实施与管理应注意哪些问题(1)首先要确定欲开设的校本课程属于哪一类型的课程。按课程发展功能可分为三类:基础性课程、丰富性课程、发展性课程。①基础性课程:授给学生可再生长的基本知识和可再发展的基本技能的课程。它是在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对课程内容采取改编、新编、拓编的方式更新,或对国家课程中的学科知识分层建构,横向整合。②丰富性课程:丰富性课程是指丰富学生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生活质量的课程。它包括:健身、博知、怡情、生活、励志、广行等类。③发展性课程:拓展学生能力,激发学生创造力的课程。它在基础性课程上提高要求,增加

7、难度,以培养研究性、创造性人才为目的,重视学科的前沿性、学术性和学习的研究性。(2)确定开设校本课程的教师。(3)研制《课程纲要》,主要包括:①课程内容设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授课方式、组织形式、课时安排、场地、设备、班级规模等;课程评价:对学生学业成就的评定方式、记分方式、成绩等。②课程实施安排:主讲教师;校本课程名称;课程类型;授课时间;授课对象等。(4)开发、选择、组织校本课程资源。6.如何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1)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需要外部环境的支持。教师个人、教师集体、校外专家是校本研究的三个核心要素,他们构成了校本研究的三位一体

8、的关系。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校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