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705172
大小:66.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05-05
《论章学诚-“道”的探索与历史编纂的革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论章学诚:“道”的探索与历史编纂的革新一、自信为百千年后史学开蚕丛 章学诚是乾嘉时期具有别识心裁的杰出学者,生前他的学说不被理解,遭尽周围人物的白眼,但他毫不气馁,对于自己的学术主张抱有充分的自信。其时,他因极不满意于《宋史》的芜滥舛误,曾经发愿重修,为此与其好友邵晋涵多番商量。章学诚清醒地认识到,历史编纂应当克服正史末流固守前代成法、体例陈陈相因的严重积弊,勇于改革,创造出新的著史格局。他在《与邵二云论修〈宋史〉书》这封著名的书信中说: 神奇可化臭腐,臭腐亦复化为神奇,《纪事本末》本无深意,而因事命题,不为成法,则引而伸之,扩而充之,遂觉体圆用神,《尚书》神圣制作,数千年来
2、可仰望而不可接者,至此可以仰追。岂非穷变通久自有其会,纪传流弊至于极尽,而天诱仆衷,为从此百千年后史学开蚕丛乎!今仍纪传之体而参本末之法,增图谱之例而删书志之名,发凡起例,别具《圆通》之篇,推论甚精,造次难尽,须俟脱稿,便当续上奉郢质也。但古人云,载之空言,不如见之实事,仆思自以义例撰述一书,以明所著之非虚语。因择诸史之所宜致功者,莫如赵宋一代之书,而体例既于班、马殊科,则于足下之所欲为者,不嫌同工异曲。惟是经纶一代,思虑难周,惟于南北三百余年,挈要提纲,足下于所夙究心者,指示一二,略如袁枢《纪事》之有题目,虽不必尽似之,亦贵得其概而有以变通之也。 在此之前,章学诚已撰成《文史
3、通义书教》篇,这是总结中国历史编纂学演进的重要论著,精辟地论述了《史记》、《汉书》的非凡创造力和体例的严密合理,对于《三国志》、《后汉书》以下诸史也有精到的评论,特别严肃指责了正史末流缺乏史识、体例错漏的弊病,认为正可以从吸收纪事本末体的优点找到救治的办法。章学诚有志于运用自己独到的史学见解纂修史书,他对宋代历史夙有兴趣,因邵晋涵对宋史也研习多年,因而建议两人一同动手改作《宋史》,既可互相讨论,又可各自著成各具风格的史书。仍纪传之体而参本末之法,是他苦心探求得出的重要结论。 章学诚自信他已为几百年来阻碍史学发展的难题找到了破解的办法,足以为后人开辟出一条新路,为百千年后史学开蚕
4、丛。当时士林风气,是群趋于训诂考证之学,惟古是尚、仰慕前修的意识充斥人们的头脑,因此,勇于破除旧规、开拓新路的观点得不到重视,引不起回响。一百年之后,至20世纪初年,终于有了知音,这就是近代著名学者章炳麟。其时他在日本,正计划撰写一部《中国通史》。为此,他必然要对已有的编纂体裁和主张作一番探究和权衡抉择。章炳麟学识渊博,他是学者兼革命家,并已接受了西方进化论学说,对于计划中要撰写的通史立意很高,称其修撰的目的,一是为了扬榷大端,令知古今进化之轨,一是为了振厉士气,令人观感。他总结司马迁、杜佑、司马光、马端临、王夫之等人著史的经验得失,觉得要撰成符合当下时代要求的通史,必须采纳章学
5、诚仍纪传之体而参本末之法的主张。因此,他一方面仿效纪传体众体齐备、X罗丰富的优点,另一方面又吸收纪事本末体的优点,故特意创设十篇记,作为全书的主干,显示社会兴废,国力强弱。依照他的设计,这部《中国通史》以五种体裁构成:一是表,有帝王表、方舆表、职官表等五篇;二是典,有种族典、民宅典、食货典等十二篇;三是记,有周服记、秦帝记、南胄记、唐藩记、党锢记、革命记、陆交记、海交记、胡寇记、光复记等,共十篇;四是考纪,有秦始皇考纪至洪秀全考纪,共九篇;五是别录,有管商萧葛别录、李斯别录、会党别录、畴人别录等,共二十五篇。而尤其强调,十篇记的设立,是因认为章学诚的主张恰恰说明了历史编纂大势所趋
6、,不得不尔的发展趋势: 诸典所述,多近制度。及夫人事纷纭,非制度所能限,然其系于社会兴废,国力强弱,非眇末也。会稽章氏谓后人作史,当兼采《尚书》体例,《金滕》、《顾命》就一事以详始卒,机仲之《纪事本末》,可谓冥合自然。亦大势所趋,不得不尔也。故复略举人事,论撰十篇,命之曰《记》。 受章学诚主张之影响者,又何止章炳麟一人!与章炳麟约略同时,梁启超也计划编纂《中国通史》,他设想用年表、载记、志略、传记四种体裁,互相配合,与章炳麟的设计颇有异曲同工之妙。再往后,从罗尔纲著《太平天国史》,白寿彝主编大型《中国通史》,以及目前正在修纂的大型《清史》,其体裁的设计,正反复证明了章学诚的主
7、张确确实实反映了历史编纂发展的内在逻辑要求。 二、章学诚道的探索的精髓 章学诚提出的改变正史末流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的做法,为历史编纂开辟新路的主张,竟揭示出20世纪历史编纂发展的内在逻辑方向,这无疑是学术史上的大事情。确实正如章学诚所言:自信发凡起例,多为后世开山。那么,我们必须进一步追问:章学诚何以有如此卓越的睿智和见识?此乃关系晚清以来史学发展趋势的大问题,正有待于我们深入探究,发前人未发之覆。若以其熟习史籍作解释,显然讲不通,因为在当时学者中,熟习史籍者不乏其人,例如,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