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宁县高山冷水茭白产业发展分析及对策

景宁县高山冷水茭白产业发展分析及对策

ID:9703110

大小:57.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5-05

景宁县高山冷水茭白产业发展分析及对策_第1页
景宁县高山冷水茭白产业发展分析及对策_第2页
景宁县高山冷水茭白产业发展分析及对策_第3页
景宁县高山冷水茭白产业发展分析及对策_第4页
景宁县高山冷水茭白产业发展分析及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景宁县高山冷水茭白产业发展分析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景宁县高山冷水茭白产业发展分析及对策  摘要通过对景宁县高山冷水茭白产业发展的利弊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产业优化升级的对策,以期为产业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起到有益的作用。  关键词冷水茭白;产业发展;分析;对策;浙江景宁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深化调整和效益农业的发展,在人们了解掌握植物生态学特性,充分发挥区位、资源优势的基础上,近几年来高山冷水茭白在景宁县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自2003年在海拔1000m左右的大际乡高山台地试种推广高山冷水茭4.03hm2以来,每年都以100hm2左右的面积扩展;到2009年,由于种植区域的扩延,已达到了735h

2、m2的产业规模,实现产值6063.7万元,较好地发挥了当地区位、资源优势,已初步形成发挥区位资源优势、发展区域效益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后起之秀”。然而,剖析产业发展现实,虽具有较好的区位、资源优势,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利因素的制约。更为有效地发挥优势,已成之为产业发展、优化升级的关键所在。通过对产业发展的利弊分析,提出一些对策,以期对景宁县高山冷水茭白的产业提升起到积极有益的推动作用。  1有利条件  由于地处山区,工业经济发展先天不足,几乎不受工业“三废”污染,植被保护良好,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环境优异,水质、大气、土壤生境洁净优良,具有生产绿色

3、、有机食品的优越生境条件。地处中低山地带,气候凉爽,在盛夏高温季节,采用冷泉水灌溉,水温温凉,可有效避免夏季高温造成的高温不孕现象,并可较好地控制雄茭、青茭、灰茭、芝麻茭等不良茭茎的形成,提高产茭率。有利于生态控制病虫害,生产出茭茎粗壮、色白肉嫩、口感鲜美、质量安全的优质产品。当地的高山冷水茭白盛产期出现于7月中旬至8月中下旬,正处于低山平地单季茭白受高温影响仍未盛产、双季茭的夏茭采收已趋完毕、秋茭仍未产出的空档期,在产品供应上起到了堵缺补淡的作用,在产品销售、稳定市场价格、提高种植效益等方面具有较强的时空优势,应积极把握,充分发挥。  2不利

4、因素  2.1田块分散,难以连片  景宁县地处山区,地形复杂,山体破碎,田块细小而分散,除了大际乡中洋畈、景南乡上标洋有较大面积的稻田外,其余的在中、低山一带,面积多的近100hm2,少的则不到1hm2的连片稻田,在全县范围内难以实现大规模连片种植,这给统一规范化生产、过程管理、基础设施建设增加了难度。  2.2山高水冷,不利前期早发  由于地处山区,田块细小而分散,水利设施落后,加之农户间科学用水意识淡薄,基本属于自然灌溉状态,未能实现“三沟”配套;茭白移栽后,前期直接引用冷泉水灌溉,而至水土温度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前期早发,不利于其尽早形

5、成合理的群体结构。  2.3种性提纯复壮跟不上,影响了优良种性的发挥  种性提纯复壮是发挥优良种性的有效措施,而景宁县在茭白生产实践中,对此项工作并没有引起重视,在生产上大都是在生产期间、复茭收获后,不经选择,田间自然留墩,于翌年进行分墩繁殖。这样连续多年不加选择的自然分墩繁殖,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种性退化,影响了良种生产性能的有效发挥。  2.4组织化程度不高  组织化程度的高低,体现了产业化发展的强势。目前虽然组建成立了“景宁畲族自治县大际雪松茭白专业合作社”,除在大际、景南乡相邻近处发挥较好作用外,因受行政区域管辖、地域分散、运行经费不足等方

6、面的影响,对周边新形成的幅射区域仍没有形成紧密的联系。就全县范围而言,组织化程度依然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产业规模的扩大和产业效益的有效发挥。  2.5品牌效应未充分发挥  树立品牌形象,将产品推向市场,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可,是农产品营销、实现产品自身价值的战略举措。当前,景宁县的高山冷水茭白虽然注册了“雪松牌”商标,在产品包装上也有了自我格式,参加了一些展销、推介展示活动,但限于种种原因,展示活动的深度和广度仍不够,在产品销售的大中城市至今没有设立自己直销点,仍停留在外地客商到产地收购产品的销售形态。这样由于增加了产品销售环节,未能实现产销

7、直接面对面的连接,不仅减少了增收环节,也影响了品牌整合效应的充分发挥。  2.6产业链短  延长产业链是实现资源、产品增值的有效方法,而景宁县当前高山冷水茭白的产业链明显偏短。一是在耕作制度方面,虽然也进行茭、鱼、鸭混合种养模式尝试,但仍停留在个别示范户的示范点上,未能在面上得以推广普及,对种植茭白的稻田,一年中基本上只种1季茭白,冬季都成了“空闲田”;二是对茭白茎叶未加以充分利用,采取的是田间焚烧、随意丢弃的处置方式,这不仅浪费了资源,也加重了环境污染;三是产品销售渠道偏短,有待于延伸。  2.7栽培技术缺乏  近几年来虽然对高山冷水茭白优质

8、高效栽培技术[1]、高山冷水茭白病虫害综合治理技术措施[2]、高山冷水茭白施肥技术[3]、茭白—鱼—鸭混合养殖技术、测土配方施肥等进行了探索研究,形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