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701856
大小:69.5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05-05
《简论非抗争政治:理解农民上访的一个替代框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简论非抗争政治:理解农民上访的一个替代框架非抗争政治:理解农民上访的一个替代框架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非抗争政治:理解农民上访的一个替代框架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抗争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内容摘要当下,几乎所有的农民上访研究都是在抗争政治范式的框架中展开的。农民上访其实具有显著的非抗争性,抗争政治范式遮蔽了农民上访的基本特点。为此,以人民内部矛盾学说为理论资源,结合农民上访及其治理的经验调查,在与抗争政治范式对等的作用上,当提出非抗争政治的替代性框架。这一新框架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非抗争政治:理解农民上访的一个替代框架论文资料由.提供,
2、地址.是适用前提;二是利益分析,即利益调整的非均衡性;三是政治分析,即信访治理的刚柔相济原则;四是权力分析,即基层政权的官僚主义。 关键词上访抗争政治非抗争政治人民内部矛盾官僚主义 申端锋,兰州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兰州730000) 抗争政治是农民上访研究的主导范式,几乎所有的农民上访研究都是在抗争政治范式的框架中展开的,其中以于建嵘和应星先生的研究①最具代表性。笔者在近年来的田野调查中发现,农民上访其实具有显著的非抗争性,抗争政治范式遮蔽了农民上访的基本特点,其解释力受到限制。笔者通过检讨维权抗争范式的不足,以人民内部矛盾学说为理论资源,在与抗
3、争政治范式对等的作用上,提出非抗争政治的替代性框架。 非抗争政治的适用前提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出现了农民退社、工人罢工等群众闹事现象。如何看待和处理这些现象,中国人进行了探索,提出了人民内部矛盾学说,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人民内部矛盾学说得到肯定、继承和发展。不管是在实践层面,还是在指导思想层面,国家一直没有放弃人民内部矛盾学说。在人民内部矛盾学说的指导下,信访工作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带着感情做工作,试图通过群众路线和群众工作来解决信访理由。 理由是,从发生学的角度来看,人民内部矛盾学说是
4、与以阶级为中心的政治形态相伴随而产生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以阶级分析为前提,坚持人民和敌人的二分,坚持人民。今天,我们已经放弃了阶级划分和阶级斗争,离开了阶级斗争,人民矛盾学说还能发挥作用吗? 人民内部矛盾学说是在国家政权建设中形成的,是基于本土经验的理论总结,是社会主义政权处理社会矛盾的指导思想。在笔者看来,在去阶级化和去革命化的语境里,以人民内部矛盾学说为理论雏形的非抗争政治范式依然能够发挥作用,是因为其适用的前提依然存在。 一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有制和分配制度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5、但中国并没有放弃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而是始终坚持并不断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政治话语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熟知,在上访中被广泛使用,为农民上访提供了强大的意识形态支撑。上访实质上是一种政治化的理由解决方式,常规治理和司法途径常常被绕过。农民在上访中往往会诉诸于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打出“中国万岁”的口号和标语,要求上级政府解决自己的理由,满足其诉求。与西方的抗争政治不同,中国的抗议者极少质疑中国的意识形态权威。著名中国研究专家裴宜理将当代中国抗议活动的框架模式称之为“规则意识”,而非“权利意识”,民众行使自身权利的诉求很可能是对国家权力的强化
6、而非挑战。[1]由此,农民上访反而强化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正当性。这是新时期非抗争政治适用的一个重要前提,大量的人民内部矛盾在非抗争政治的框架内得到表达和解决。 二是人民政府为人民的政治责任观。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开始告别全能主义政治,按照“小政府大社会”的理念打造负有限责任的政府。人民政权为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建设服务型政府,是中国政府的政治承诺,是社会主义政权的合法性之所在。 在基层治理中,政府秉承“群众的利益无小事”。面对不断增长的信访潮,国家强调通过群众路线和群众工作来解决信访难题,并且通过目标责任制的方式加以落实,对信访工作实行一票否决。由此
7、观之,政府在某种作用上仍然是无限责任的全能主义政府,所有的人民内部矛盾都可以并且应该由政府加以解决,这与西策略治国家的社会矛盾解决明显不同。在中国,面对各种类型的农民上访,所有的理由最终都由政府负责,政府不能说不,这是政治,也是非抗争政治范式得以成立的另一个重要前提。换言之,虽然我国在大力推进市场经济和法治,但社会矛盾解决并没有走上法治的道路,社会自组织的发育也非常不足,大量的社会矛盾最终还是要由政府来解决,这是转型期中国社会的特征。 非抗争政治的核心是国家与社会的合作而非对抗关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无限责任政府这两个基本前提的存在,使得国家与社会的依赖关系
8、依然存在并有强化的趋势。由此,人民内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