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ID:9699828

大小:5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05

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_第1页
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_第2页
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_第3页
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_第4页
资源描述:

《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摘要: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关键词:数学课堂;问题情境;创设方法;教具演示;动手操作;运用多媒体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问题情境是指能够激起学生情感体验的一种问

2、题背景,其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学习的欲望。由于教科书的编写要考虑到实用的广泛性,书中呈现的问题情境难以满足课堂教学的要求,因此,新课程提倡教师根据自己所教学生的特点和教学的具体环境,大胆而创造性地创设问题情境。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若用学生所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素材来创设问题情境,就会使学生亲临其境,唤起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为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当结合学生实际巧设问题情境,激活数学课堂,使课堂丰富多彩,生动活泼,进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在第三学段(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才能巧设问题情境,激活数学课堂呢?笔者认

3、为创设“问题情境”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一、用教具演示巧设情境数学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贴近生活实际是新课改一个比较鲜明的特点,如何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在数学学习中体会生活,是提高新课程教育质量的关键。在数学教学中,运用教具(实物或挂图)创设情境,能增加数学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教具除了常用的作图工具外,还有常见的模型,如:正方体、长方体、圆锥等。另外,教学挂图、生活用具也是常用的,当然,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的内容还可以自制教具。例如在教学“图形认识初步”时,可以运用丰富多彩的图形(案)来进行直观的教

4、学。如用正方体堆放不同的实物图来进行“三视图”教学;又如在讲解“图形的旋转”时,借助于“时钟”这一实物,学生很直观地就理解了旋转的定义并知道了“顺时针”和“逆时针”的概念。又如例举一些生活中对称的图形来进行“对称性”的教学等。因此,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善于挖掘教材与生活的联系点,用教具巧设情景,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二、用实例巧设情境在推进新课程改革中,教育家指出:教师要尽量还原教材的生活本色,能从生活中引入的,尽量从生活中引入。从事初中数学教学的教师一般都体会到:概念、定理等是数学教学中的难点,教师不易讲解透彻,学生也不易理解深刻。对

5、于这样一些比较抽象难懂的知识板块,我们如果直接讲解,学生往往会出现死记硬背、概念混乱、错误叠出等状况。这就要求教师能根据课本内容,结合学生实际,结合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巧设简单易懂的问题情境,激活学生思维,进而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例如在教学整式的加减中的“同类项”一节时,有个教师没有用直接讲解的方式,而是进行了这样的教学设计:他在上课时先拿出准备好的8小袋纸制硬币(面值为1元,5角和1角),要同学们分小组数一下各袋有多少钱。结果出现了这样的三种情况:有两个小组的同学是把硬币一个一个从口袋中拿出来,边拿边加数:5角,1.5元,2元……(都在

6、两分半钟后得出共48元);有四个小组的同学则是把1角的硬币10个10个的拿出来,把5角的2个2个的拿出来……(都在二分钟后得出共48元);还有两个小组的同学则是先将硬币倒在桌上,然后把桌上的硬币分成三堆:一堆全是1元,一堆全是5角的,一堆全是1角的。然后分别数出每一堆的数量……(最快的在一分十五秒后就得出答案共48元)。显而易见,最快的小组采用了先分类再计算的方法,至此,教师才点出在整式中也有一种类似的分类,那就是“同类项”。课后,有同学说:原来合并同类项和数钱的道理是一样的啊。教师如果能在教学中经常运用实例巧设情境,让学生参与经历和体验

7、学习过程,那学生就会愿学、乐学,就会自觉、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三、动手操作巧设情境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布鲁纳也曾说: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教学中,教师就应该让学生主动去体验、探索、构建数学知识,发展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和态度。所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体验新知、尝试成功。例如,在讲解三角形三边关系时,笔者提前一天让学生准备了4根小棒(4cm,5cm,12cm,13cm各一根),开始上课就提出问题:“

8、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连而成的图形,那么是不是只要给出三条线段就一定能构成三角形呢?”接下来就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自己动手拼接、尝试。最后三角形三边关系是由学生在操作、观察、思考、讨论概括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