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ID:31501007

大小:10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12

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_第1页
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_第2页
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_第3页
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_第4页
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_第5页
资源描述:

《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254-02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恰当地创设问题情境对于改善教学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缩短学生与数学的距离……""数学问题来自生活,在生活中解决数学问题,即生活问题化,数学生活化。"在平素里我很重视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如在《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引入中,我设计了如下的问题情境片段:  师:咱们不是学过20以内的数的相加减吗?听说咱们班的孩子学得不错,老师可高兴啦!不仅是老师,小丽的爸爸妈妈听到这个消息也好高兴,

2、今天要带小丽出去好好地玩一玩,小丽蹦蹦跳跳地出发了,来到小桥边,发现桥断了,这可怎么办呢?正在纳闷,这时候太阳公公来了,他告诉小丽,只要小丽能回答出他的问题,桥就可以接上,他就可以过桥了。咱们帮帮小丽好不好?  生:好。  课件出示复习:  1.口算:2+3=6-2=  5+4=7-4=  2.红苹果5个,绿苹果3个,红苹果和绿苹果一共有多少个?红苹果比绿苹果多多少个?6  师:小丽过桥了,她可开心了,老师也好开心啊!因为大家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帮助别人了,真是有爱心的孩子。看到同学们那么聪明,有一个小朋友迫不及待想认识大家呢?想认识它吗?看它来了!(拿出小木棒)  生:是小木棒

3、。  师:好多同学看了都好失望啊!你们可别小看它呀,它身上可隐藏着好多数学小知识呢!不信,你瞧!谁愿意来帮我的忙,数一数一捆有多少根小木棒?  生:十根。  师:一捆小木棒有十根,是一个十,那我再哪一捆呢?  生:两个十,是20。  师:那三捆呢?五捆呢?八捆呢?  生:三捆是三个十,是30;五捆是五个十,是50;八捆是八个十,是80。  ……  师小结:像这种个位是0的两位数叫做整十数。今天我们就要用这些整十数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62页。(板书课题)  在新知识探究学习中,我同样创设了如下的问题情境及教学流程:  师:主题图上主要有些什么?  生:在教室里老师

4、学生要发书了!  师:开学了,教室里可热闹了!我也好喜凑热闹,……6同学们喜欢书吗?今天我们来看看这位老师带来了什么好看的书?瞧。来了!(边说边演示课件)  1.看一看,这是些什么书?(进行保护环境方面的品德教育)  2.数一数:左边有几包?右边有几包?每包是多少本?  3.算一算:一共有多少包?  (学生解答,说明理由。根据算式的结果,全班讨论交流计算方法)  4.师小结方法:整十数相加减时,个位上的0不变,十位上的数相加减得几就是几。(师边说边板书)  师:谁能用小棒摆一摆?  师:我这儿有计数器,哪位同学帮帮老师?  5.你能通过观察提出其他的数学问题吗?可以小组合作,看哪

5、个组提的问题又多又好,你想让谁回答就让谁回答。  ……  (1)分组讨论。  (2)组与组互考。  师:瞧,小小的一副图隐藏着这么多的数学问题,可是同学们都轻松地把它解决了,你么真聪明!6  以上教学片段所涉及的教学内容为义务教育教科书(2012)一年级下册《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是在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只是计算单位不同,这里以十位为计算单位。教材的编排是由直观的操作等依靠实物思考到脱离实物思考,遵循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有利于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为进一步提高计算速度、培养计算能力,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教学内容的编排,分三个层次:第一、以实

6、际情景提供计算题。比如以学生最喜欢的"发书"场景为主题呈现多种算法;第二、让学生动手操作(如摆小棒、拨计算器等)、理解掌握算法;第三、脱离直观手段,让学生思考算法。通过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计算,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多种不同的算法,进一步培养计算能力。这样的安排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相同单位的数可以相加、减的认识,为后面学习任意两个数相加、减打下基础。  此教学片段内容接受对象的是一年级学生。因为他们年龄小,自控能力差,又好动、爱玩,但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课堂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些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学方法,创设了

7、情境,设计了简洁生动的ppt课件(有动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减少了疲劳,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和教学活动,激励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方法,组织学生交流计算方法,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明白了道理,掌握了算法。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看一看(看画面)、数一数(动手操作)、说一说、想一想(想问题、想算法)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活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