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患者放、化疗后外周血淋巴细胞损伤及双灵固本散的保护作用研究

肿瘤患者放、化疗后外周血淋巴细胞损伤及双灵固本散的保护作用研究

ID:9683129

大小:5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5-05

肿瘤患者放、化疗后外周血淋巴细胞损伤及双灵固本散的保护作用研究_第1页
肿瘤患者放、化疗后外周血淋巴细胞损伤及双灵固本散的保护作用研究_第2页
肿瘤患者放、化疗后外周血淋巴细胞损伤及双灵固本散的保护作用研究_第3页
肿瘤患者放、化疗后外周血淋巴细胞损伤及双灵固本散的保护作用研究_第4页
肿瘤患者放、化疗后外周血淋巴细胞损伤及双灵固本散的保护作用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肿瘤患者放、化疗后外周血淋巴细胞损伤及双灵固本散的保护作用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肿瘤患者放、化疗后外周血淋巴细胞损伤及双灵固本散的保护作用研究作者:黄世超毛明华陈金生任武生余慧珠【关键词】肿瘤患者  【摘要】目的观察肿瘤患者放、化疗后外周血淋巴细胞损伤及免疫功能损伤,并观察双灵固本散(中华灵芝宝)的保护作用。方法60例肿瘤患者分成四组,分别为放疗对照组、服用双灵固本散放疗组(双灵放疗组)、化疗对照组和服用双灵固本散化疗组(双灵化疗组)。用CB法测定外周血双核淋巴细胞微核率,比较四组肿瘤患者在放、化疗前、后外周血双核淋巴细胞微核率(MNR)、T淋巴细胞转化率(TLTR)及免疫球蛋白(IgG、IgA、IgM)的变化。结果放疗对照组和化

2、疗对照组放、化疗后MNR(‰)显著性升高,而TLTR(%)和Ig(IgG、IgA、IgM)均显著性降低;双灵放疗组和双灵化疗组在放、化疗后,MNR(‰)、TLTR(%)和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均无显著性变化。四组肿瘤患者放、化疗后外周血双核淋巴细胞微核率(‰)与T淋巴细胞转化率(%)呈负相关关系。结论双灵固本散对肿瘤患者放、化疗后外周血淋巴细胞损伤和免疫功能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关键词肿瘤患者放、化疗双灵固本散双核淋巴细胞微核率T淋巴细胞转化率免疫球蛋白StudyontheGCPprotectingthepatientsorfromthe 

3、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GanodermaplexPoorfromtheinjuryofperepheralbloodlymphocytesandimmunityafterradiotherapyorchemotherapy.MethodsThe60patientsorelytheradiotherapycontrolgroup、thetakingGCPradiotherapygroup(GCPradiotherapygroup)、thechemotherapycontrolgroupandthetakingGC

4、Pchemotherapygroup(CGPchemotherapygroup).AparisonadeinthefourgroupsbymeasuringthEircytokinesis-blockedmicronucleˉusratesinperipheralbloodlymphocytes(MNR)、Tlymphocytetransformationrates(TLTR)andimmunoglobulin(Ig,-IgG、IgA、IgM).TheMNReasuredbytheCBmethod.Resultsparedotherapyotherap

5、yaplexPoorfromtheinjuryofperepheralbloodlymphocytesandimmunityafterraˉdiotherapyandchemotherapy.KeyorradiotherapyorchemotherapyGanodermaplexPoicronuˉcleusratesinlymphocytes(MNR)Tlymphocytetransformationrates(TLTR)immunoglobulin(Ig,-IgG、IgA、IgM)  细胞微核是细胞在有丝分裂时,因各种有害因素损伤,使细胞核成份残留在

6、核外的微小核染色质(DNA)块。细胞微核率可作为评价药物、放射线对人、动物及体外细胞DNA损伤的直观、可靠的方法[1]。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的检测已用于监测化学药物和放射线所致DNA损伤效应[1,2]。用细胞松弛素B阻断胞质分裂,观察双核淋巴细胞中微核率的方法(简称CB法),使观察的双核细胞均经一次分裂,因此CB法使淋巴细胞微核检测更为敏感、完善、合理[3,4]。本研究通过CB法测定外周血双核淋巴细胞微核率并用常规方法测定T淋巴细胞转化率、免疫球蛋白(IgG、IgA、IgM)。以观察肿瘤患者放、化疗后外周血淋巴细胞损伤和免疫功能改变及双灵固本散的保护

7、作用。  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恶性肿瘤患者共60例,平均年龄51.1±6.9(37~83)岁,男40例,女20例,其中消化道癌20例,乳腺癌20例,肺癌20例,60例中进行放射治疗的患者20例,进行化疗的患者40例。1.1.1恶性肿瘤放疗组共20例,按是否服用双灵固本散(中华灵芝宝)分为二组,二组患者一般情况见表1。  表1二组放疗患者一般情况比较略  1.1.1.1服用双灵固本散放疗组(简称双灵放疗组)共10例,男6例,女4例,平均年龄(51.7±7.4)岁,其中消化道癌3例,乳腺癌4例,肺癌3例,在放疗前5天起服用双灵固本散(中华灵芝宝),每

8、日2次,每次2g,体重超过60kg者,每日3次,每次2g,连续服用,在放疗前2~3天及放疗1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