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0.5%聚维酮碘溶液加乳香没药膏治疗ⅲ期压疮疗效评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0.5%聚维酮碘溶液加乳香没药膏治疗Ⅲ期压疮疗效评价【关键词】聚维酮碘Ⅲ期压疮疗效评价 过去认为压疮只发生于长期卧床者,目前证实只要施加足够的压力并有足够长的时间,任何人任何部位均有可能发生压疮,目前医院的发病率为3%~14%[1]。资料证明,正常的毛细血管压为2~4mmHg,当外部施加的压力大于4mmHg时,就会影响局部微循环而发生压疮[2]。因而及早发现压疮并予以正确的评估,是治疗压疮的关键的一步[3]。治疗压疮的方法很多,但如果压疮发展到Ⅲ期不经过有效的治疗,极易发展到坏死溃疡期,而致经
2、久不愈,给病人带来极大的痛苦和沉重的经济负担。我们在临床实践中,采用0.5%聚维酮碘加乳香没药膏代替0.2%呋喃西林治疗Ⅲ期压疮取得明显疗效,评价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本组18例系我院200103~200212收治的急危重症及慢性病患者,其中男13例,女5例,平均年龄(62±5)岁;意识清醒者10例,昏迷者8例;急性损伤期病人7例,非急性损伤期11例;原发病患病天数最短的12d,最长3年;院前压疮10例,入院后护理不当而致5例,难免性发生3例,其中因病情不允许翻身伴低蛋白血症水肿,大小
3、便失禁而发生的难免性褥疮2例。根据压疮分期标准评定Ⅲ期压疮42处,其中骶尾部21处,髋部12处,肩胛部6处,足跟3处。溃疡面积为(2×3)~(10×12)cm2。 2方法 2.1病人分组 将18例病人分为两组,治疗组10例,褥疮病灶数23处,对照组8例,褥疮病灶数19处。两组病例的年龄,性别,营养状况,疾病性质及褥疮部位,严重程度,创面大小,意识等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无显著性。 2.2药物配制 用0.2%呋喃西林原液。用0.5%聚维酮碘原液。乳香没药膏制作:将乳香没药
4、各半炒黄粉碎,加入蜂蜜,水调匀成挑起能下滴的膏状。盛装后高压灭菌待用。 2.3治疗方法 2.3.1局部治疗对照组8例病例19处病灶采用0.2%呋喃西林纱布每日换药1次。治疗组用0.5%聚维酮碘纱布敷患处20min后用生理盐水清洗,再敷以乳香没药膏约1cm厚。1次/d。两组换药后均采用红外线灯照射20min。并予全身辅以综合治疗。 2.32全身综合治疗勤翻身,每2h翻身1次,避免疮面与床面接触而继续受压,是褥疮最基本的治疗;对骶尾部及髋部同时并发褥疮的用棉枕将其受压部位垫起,避免局部受压;对
5、足跟,内外踝的小疮面,使用自制小棉圈垫起。低蛋白血症引起的全身水肿及极度衰竭的患者,每1h翻身1次,并使用海绵垫或者气垫床等辅助用具,以减轻局部压力,阻止压伤部位软组织再损伤及压迫疮面所致缺血缺氧加重而影响愈合。改善病人全身营养状况,通过计算每日正常需要及消耗量,以鼻饲满足基本热能,在此基础上摄入优质蛋白,少量脂质饮食,大量维生素。适量静脉补充白蛋白,复方氨基酸,新鲜血浆等,以提高机体抵抗力。积极治疗原发病。争取尽早床上被动或主动肢体活动。 治疗组和对照组压疮病灶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比较,两组差异
6、具有显著性意义χ2=6.21,P<0.05。 3.3创面结痂时间比较治疗组23处压疮愈合时间最短3d,最长7d,平均(4.58±1.50)d;对照组19处愈合时间为7~18d,平均(12.60±3.00)d,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t=3.25,P<0.01。 4讨论 压疮是综合因素作用引起的局部组织营养不良从而变性坏死的病理过程。褥疮按护理质量要求,是不允许发生的,但它却客观存在:有的由于院前护理不当引发,有的是入院后责任心不够而疏忽大意发生,有的属于难免发生,如低蛋白血症水
7、肿,强迫体位,大小便失禁等导致Ⅲ期压疮。压疮按其形成过程,分为淤血红润期,炎性浸润期,浅度溃疡期和坏死溃疡期,临床上Ⅰ期Ⅱ期压疮较多见,若能及时处理,很快会愈合;如果处理不及时,会发展到Ⅲ期压疮即浅度溃疡期,表现为水泡破溃,局部感染,浅层组织坏死,溃疡形成,真皮疮面有黄色水样渗出物,脓液及部分坏死组织。此期一般病程长,愈合难,极易发展至坏死溃疡期,给病人带来极大痛苦和沉重的经济负担[4]。传统治疗效果差,用聚维酮碘加乳香没药治疗效果明显。聚维酮碘在皮肤黏膜上缓慢释放新生态碘而作用于微生物组织的氨
8、基酸或核苷酸上的NH2,SH或酚基,使之碘化,达到灭菌消毒作用。乳香没药除具有化淤止血、活血止痛、解毒消肿功能外,还具有去腐生肌之功效,能改善微循环促进细胞生长,有利于组织修复,促进创面结痂愈合[5]。本药在使用过程中,未发现变态反应,中毒等不良反应。观察表明,传统治疗效果差,用活力碘加乳香没药治疗Ⅲ期压疮效果好,无明显毒副作用,疗程短,且乳香没药药源充足,价格低廉,取材使用方便,病人易于接受,故可推广使用。除此之外,定时翻身、保持床单清洁整齐和全身营养支持。并根据临床表现和病理变化的各个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