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668548
大小:52.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05
《影响中药注射剂稳定性的相关因素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影响中药注射剂稳定性的相关因素研究【摘要】文章首先介绍了中药注射剂的优缺点,然后分别从注射剂的配伍问题、化学成分、原料药材3方面探讨了影响中药注射剂稳定性的相关因素,提出分析、发现和解决影响中药注射剂稳定性的因素是当务之急的工作。【关键词】中药注射剂;稳定性、 Abstract:Thispaperintroducetheadvantagesanddisadvantagesofinjection.Thenexplainedthepatibility,chemicalconstituent,andcrudedrugrespectively.Finallyitputforisanur
2、gentjob. Keyedicine;Stability中药注射剂系指从中药材中提取有效成分,经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制成的可供注入体内包括肌肉、穴位、静脉注射和静脉滴注使用的灭菌溶液,以及供临用前配制溶液的灭菌粉末或浓缩液[1]。中药注射剂的出现,改变了中药传统的给药方式,有着快速、高效的特点,为临床治疗疾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中药注射剂应用是否对症,剂量是否适宜,尤其是和并用药时出现问题较多。合并用药可能有协同增效的作用,但配伍不当不仅不能提高疗效,反而导致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由于中药注射剂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有许多可变因素,长期以来中药注
3、射剂的稳定性问题是一个经常反复困扰生产部门的大问题,因此,分析、发现和解决影响中药注射剂的稳定性的因素是当务之急的工作。本文对近年来有关中药注射剂的稳定性研究进行总结。 1注射剂的优缺点 1.1优点 1.1.1药效迅速,作用可靠。临床应用时,注射剂以液态状态直接注射入人体的组织、血管或器官内,吸收快,作用迅速。并因其不经胃肠道,不受消化系统及食物的影响,故而剂量准确,作用可靠。 1.1.2适用于不宜口服给药的患者,在临床上常遇到神昏、抽搐等状态的病人,或患消化系统障碍的患者不能口服给药,采用注射给药则是有效的给药途径。 1.1.3适用于不易口服的药物,某些药物由于本身的
4、性质,有的不易被胃肠道所吸收;有的具有刺激性;有的则易被消化液破坏,如制成注射剂可解决之,其中中药天花粉的结晶蛋白制成粉针剂便是一例。 1.1.4可以穴位注射发挥特有的疗效,如当归油注射液、丹参注射液等。 1.1.5注射剂是将药液或药粉密封于特制的容器之中与空气隔绝,且在生产时无菌操作并经过终端灭菌处理,故较其它液体制剂耐贮存。 1.2缺点 1.2.1注射时疼痛。 1.2.2注射给药不方便。 1.2.3注射剂由于不像内服药剂经过肌体的防御组织(肝脏),所以质量要求比其它剂型严格,使用不当更易发生危险。 1.2.4生产过程长、工艺比较复杂。 2影响中药注射剂稳定性的
5、因素有关影响中药注射剂稳定性的因素很多,如涉及生产工艺的诸多因素:提取工艺、精制工艺、配制工艺等,以及其它因素如温度、pH值、光照等物理、化学因素。这些工艺、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因素是影响中药注射剂稳定性的主导因素,而中药注射剂的配伍问题也是其中影响因素之一。 2.1中药注射剂配伍后常见的问题[2,3] 2.1.1微粒数量增加[4]实验研究表明,中药注射剂与输液配伍后直径在2,5,10μm的不溶性微粒显著增加,超出了药典的限量规定,认为可能是中药注射剂成分复杂,因pH值改变或氧化、缩合、水解等而析出微细沉淀[5]。 2.1.2含量降低清开灵注射液与复方氯化钠混合后,2h内稳定
6、,4h后紫外吸收侧明显降低[6]。 2.1.3配伍后出现混浊、沉淀现象穿琥宁注射液加入10%GS中,静脉滴注过程中出现了混浊现象。实验表明是由于10%GS的pH过低、穿琥宁在酸性环境中不稳定所致[7]。 2.2澄明度考察[8]因中药注射剂澄明度问题对人体造成伤害的可能性等问题已普遍引起广大医药工作者的注意,对影响澄明度因素进行了多方位分析,可以在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讨:①操作环境;按GMP规定可以终端灭菌的小容量注射剂的稀配、灌封及安瓿的最终处理须在10000级环境中进行;②工艺和设备:要注意配制工艺及过滤设备的选择。滤过是保证注射剂澄明度的关键操作,因此,滤过时应选择效率高、技
7、术先进、安全可靠的过滤器,例如常用的过滤器有沙滤棒、垂溶玻璃滤球、折叠式微孔膜滤芯、超速离心机等;③灌封工艺和设备:净化压缩空气,选用灌封工艺及其设备(单机灌封、洗烘灌联动机);④安瓿的选择和管理;⑤避免人为因素的影响。 2.3化学成分是影响中药注射剂稳定性的内在因素[9]中药针剂从提取单体或制成复方制剂,目前虽有较大的发展,但要普及还有许多困难。在成分的效能上分为有效成分、无效成分。从化学角度上讲往往有许多困难。如生物碱类、强心苷类、皂苷类、蒽醌类、香豆素类和木脂素类、黄酮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