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我眼中的创意

新媒体—我眼中的创意

ID:966701

大小:2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7-10-22

新媒体—我眼中的创意_第1页
新媒体—我眼中的创意_第2页
新媒体—我眼中的创意_第3页
资源描述:

《新媒体—我眼中的创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我眼中的创意——《十四堂人生创意课》读后感当我在大学的课堂上第一次听到“创意”这个词的时候,还曾满心欢喜的认为自己的某些奇思怪想没有被现行的教育体制扼杀掉,还可以忽而地出现。然而大二的第一学期在上“广告课程设计I”的时候,我忽然发现自己根本就没有所谓的“创意”。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认为创意只是一种天赋,像我这样表面平凡内心也平凡的人,是不会在“广告人”这条路上待多久的,就这样,我自我否定了自己的“创意”。现在,极不情愿地翻开这本《十四堂人生创意课》,是因为不想也不愿提起任何有关“创意”的课,再揭当年留

2、下的伤疤。然而我看到的却是“创意不是一种技巧,而是人生资源的积累和能量的开发”,优秀的创意要求我们学习如何创造性地生活,从广度和深度上体悟和感受生活,学习别人对生活表达的一种方式,最终形成自己的独特语言。创意是一种无法言传的生活态度,如果对周围的环境没有特殊的感悟力,没有想象力,没有自己消化,然后产生得到风格的能力,学习再多技能都是没用的。这样的话,让我有了一种重拾旧梦的感觉。作者李欣频在《写在十四堂人生创意课之前》中写道,写这本书的最大目的,是为纪念已经逝去的影响她一辈子的甘训宾老师。我从中看到了一

3、个优秀的教育者的身影——他把你看做是一块璞玉、一颗原钻,只要假以智慧磨练,就可以发出耀眼光辉。作者认为,最好的教育,其实是要让孩子有百分百对自己生活的决定权。那样子的人生,才不是黑白的。其中有这样一句话“你女儿很棒,如果我有这样的女儿,我一定很开心”,这让我想起多年前高三的班主任——张丽梅老师,她也曾对我的父母说过类似的话。多年之后,每当母亲跟我提起我以前如何不好好学习,必须要提到的就是我的这位班主任,母亲总说老师当年如何如何的对我好,只是我辜负了老师的用心良苦等等,而每一次我都无言以对。我想我只能让

4、自己永远不懈奋斗,如果以后没有闯出什么名堂,哪有脸面再见当日恩师。然而,我读着读着就会泪流满面,师生情意之深让我感动,老师对学生的教诲与启迪深深地触动着我,学生对老师的尊敬和牵挂也在文字中处处流露。这二十几年一路走来,有很多老师给予我莫大的帮助,然而与作者的这位老师相类似的就是我的高三班主任。我也不想多年之后却只有少许时间陪伴在她身边,所以从现在开始,我要多多陪伴我的恩师。第一堂课《如何在意外频传的时代活下来》中提到有关的《大逃杀》影片的叙述,让我想起前不久看过的一部美剧悬疑片《终极面试》(好像是这个

5、名字),影片中有六个人要参加某公司最后一轮考试,而最后只能有一个留下。求职者都被安排在同一间密闭的屋子里,要求只要在规定时间内答完试卷上仅有的一道题即可,最先答完者获胜,然而试卷上没有任何能用肉眼可以直接看到的文字。于是他们开始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进行角逐。就像本文作者在书中提到的一样,最后让人们懂得要做一个“外水内山,外柔内刚,本性很好,又有耐心,别人对你放心,没有防备,把你当盟友而非敌人,也才可能把资源共享给你,不会在你一转身就扯你后腿或放暗箭”,同时让我们明白:社会并不如想得那么安全,学会如何生

6、存对我们的重要性。第二堂课《如何开挖自己的生命穴脉》中核心就是要“不受限的演化自己的灵魂物种,一个人绝对可以活出很多种精彩的风景,请相信自己的力量”。文中提到“创造”与“毁灭”两股拉扯的力量,也就是“善”与“恶”两个小人在身体里的斗争。作者以《魔鬼、性、狂想曲》为例子来说明每个人心中的善神与恶魔,“我们的挣扎都是因为两股力量的拉扯,有时我们会相信自己,会帮助别人,那就是‘善’在鼓舞我们发挥力量;有时我们会沮丧,没自信,想伤害别人或毁灭自己时,那就是‘恶’在诱惑或考验”。最喜欢文中最后一句话“自己永远是

7、自己最重要的贵人,但同时也是自己最大的敌人”。这样的例子在国外的电影中并不少见,第63届奥斯卡影后获得者娜塔莉·波特曼出演的《黑天鹅》,她饰演的Nina在最后的挣扎和斗争中,将人性的善与恶演绎得淋漓尽致。第三堂课《如何画一张自己的生命蓝图》,我认为是这本书中我最需要花时间钻研的一节,在这节课中我学到如何规划自己的未来:不是从现在开始我要做什么,而是必须要完成什么。联系到自己当下的生活状况,在全班剩余26位同学都选择找工作的时候,我和另一位同学选择了考研。在每天的忙忙碌碌中,找工作的各位奔波在各大小公司

8、间,投简历、实习、面试,而我也是忙自己的。我不知道我们各自未来会是什么样的,只是在努力做自己的事情。以前用“专心致志”这个成语,并未曾体会到任何精妙的地方,然而这一节中作者写的这样几句话“自己跟自己比,自己跟自己挑战,请保持绝对的专注,千万不要分心,专心一致才能‘至’”改变了我对该成语的理解,只有专心了,认真地努力地专注地去完成一件事的时候,长期的积累自然而然会将这些努力的量达到完美的质的转变,所谓“至”就是“达到”,“致”就是“完美”。这是我在这一节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