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比如,教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有一位教师在前一天向学生布置了这样一个家庭作业,让他们任意画几个三角形,量出每次所画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记录下来。第二天一上课,教师让学生们考老师,只要随便说出三个角中两个的个数,教师就一定能够猜出另外一个角的度数。学生们纷纷尝试能否考到老师,当然是都考不倒。于是,教师问:“你们想不想知道其中的秘密?想不想和老师一样有本事?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三角形内角之和有什么规律。”这是用活动、用问题引入的好例子。教师先用学生活动的模式让学生考考老师,以引起全班学生的注意;从考不倒老师的
2、经历中激发起学生也要学会这一本事的强烈动机;教师的引入既建立在前一天作业的基础上,又完全紧扣新知识,增强了新旧知识之间、知识与引入之间的联系;最后教师的点题指引学生三角形内角之和是有规律可循的,揭示了本堂课的教学目标。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探究氛围的营造,既可以吸引学生,又能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将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 二、创设实际情境,引发探究思想 爱因斯坦说过
3、:“兴趣是最好的教师”。丁肇中说:“比如搞物理实验,因为我有兴趣,我可以两天两夜以至三天三夜呆在实验室里,守在仪器旁”。可见兴趣是学习活动的强大动力。当今社会学生生活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时代,他们的年龄使学生对许多事物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如能结合学生共同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适当引导,必然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在学校准备装修课桌椅期间,所任教两个班的讲台存在残缺现象,甚至很影响每个教师的上课情绪,恰巧正在上《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因而出示了如下问题:现要请木工师傅做讲台桌面,要求长比宽多50厘米,面积为600平方厘米,第一问:应求哪些量?第二
4、问:怎么求呢?这样同学们都开始积极投入思考解决问题之中了。 三、设置探究问题,引发探究愿望 探究性的学习不应只是一种学习形式,它更应成为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探究意识培养的一个重要手段。在平时教学中也要时时注意探究教材精髓,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千方百计激发进行探究的愿望。例如:一个两位数除以它的反序数所得的商等于余数,求这个两位数,设问是两位数,可删除哪些数?答:1至9;再问除以反序数有商,说明什么问题?答:说明这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字比个位数字大,从而排除一大批。最后问:所得商等于余数,说明什么问题?答:又可以通过列举排除最后一批,从而得到最后
5、结果为52,经过这么一番探究,同学们成功喜悦的心情溢于言表,此例的重点,难点迎刃而解。 四、形成探究式学习方法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要求教学过程要在探究活动中展开,也就是说,概念、公式、定理等的教学都要体现数学化的教学思想,要揭示数学的形成过程。但教师组织学生探究式应注意: 1、教师必须经历过探究,思考过概念的本质是什么,学生的现实和数学现实中有那些与本质类似或者有联系;也推导过公式和定理,对哪些思路走不通,哪些思路能走通但是麻烦,哪些思路是捷径胸有成竹。有些教师就曾因为随口说出“那我们来研究一下这个问题吧”,而盲目地与学生一
6、起探究,结果因为事先没有准备,对问题的难度估计不足,无法启发和指导学生,浪费了宝贵的教学时间。 2、组织学生探究时,教师要控制时间,掌握各个环节的节奏。开始可慢些,保证每位学生都明确探究的问题,之后,在进入真正的探索,否则,匆匆忙忙,不是有同学没有审请题意走错方向,就是有同学在别人起步的时候就以掉队了。磨刀不误砍柴工,明确任务阶段宁慢勿快。当学生集体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的探究经验常常很有借鉴作用,教师可以用直观的教具、图像或精辟的语言等做有真对性的启发;当学生探究误入歧途的时候,教师可以点一下为什么行不通,然后把学生引向正确的思路;当学
7、生探究的思路可行但繁琐的时候,教师应及时肯定,指出更优的方法,鼓励学生另辟蹊径。 3、探究完毕,教师应组织学生反思回顾探究过程,总结有过哪些探究思路,成功的思路和不成功的思路有什么区别,能否从成功的思路中归纳出一些共同点,是否已经彻底解决了要探究的问题,答案是什么,是否还有其他相关的问题可以继续探究,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