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661863
大小:5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05
《21世纪以来花鼓戏研究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1世纪以来花鼓戏研究综述洪晨(湖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研究生)花鼓戏是地方保护戏曲的代表性剧种,2008年就被人选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各个地方的花鼓戏虽然唱腔和表演形式各不相同,但是它们都是来自民间,题材于劳动人民工作和生活,都是凝聚着民间百姓们的智慧和审美趣味,有着共同的艺术价值和不可替代的社会文化价值。下面我将尝试从花鼓戏的发展轨迹、花鼓戏的唱腔技法,以及花鼓戏的传承保护3个方面进行归纳和分析。花鼓戏的发展轨迹我国各地都有花鼓戏,影响比较大,研究比较广泛的有湖南花鼓戏、荆州花鼓戏、安康花鼓戏、皖南花鼓戏、淮北花鼓戏
2、、益阳花鼓戏等等,花鼓戏的都是来自于民间,人们根据自己的生活和劳动内容进行艺术加工,口耳相传。研究较为广‘泛和全面的湖南花鼓戏大多数研究者和学者会把它们按照地域的特色划分为6个艺术流派。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硕士研究生黄赛在《生存的求索——湖南花鼓戏的艺术创新及其意义》(《人民音,2011年第2期)指出:“湖南花鼓戏经历了地花鼓阶段、农村职业班社和城市职业班社阶段,在新中国成立后的40年里逐渐进入它的辉煌时期。新中国成立后各地分别成立专业剧团进入城市剧场公演。”还有一部分学者认为花鼓戏最早的形式是来自民间的民歌。保守的看最晚在清
3、朝时期形成,大约距离现在已经有200年的历史。湖南师范大学的硕士贺鲁湘在其硕士论文《论湖南花鼓戏的发展与推广》中指出:“早在唐代的江南农村就有打花鼓闹花灯的习俗。花鼓戏的起始可以追溯到宋代社火舞迓鼓。”贺鲁湘认为打花鼓这种艺术形式到了明朝在民间就被大家所认可了,而到了清朝花鼓戏就变成了一种街头演唱的艺术,取材于民间,唱词通俗易懂,但是被一些文人雅士所不看好,认为太俗。而安徽花鼓戏也有很多如淮北花鼓戏、皖南花鼓戏等等。皖南花鼓戏大多数研究者认为是最初的花鼓调,早在太平年间就流行在当今的江南一代,在安徽南方的宣城市一代最为盛行。曹
4、光鑫和宋本金在皖南花鼓戏:一枝带露的山花(《江淮》2008年第5期)-文中提出:“湖北东路花鼓调与河南的灯曲,随移民流人皖南,先是和当地的地方歌舞结合,后来又受到徽剧和京剧等剧种的影响逐渐发展而演化成一个富有乡土气息的剧种。”以上这两位认为皖南花鼓戏是受很多因素影响的,并且从20世纪开始这个剧种的危机也在慢慢地被当地相关部门采取措施和积极调整。湖北的荆州花鼓戏是在湖北省的江汉平原一代非常盛行的一种地方戏曲,有关荆州花鼓戏的研究也不在少数。关于荆州花鼓戏的发展轨迹,研究者的研究方向分为两个大方向:一个是根据题材的变化来总结,另一
5、个是根据时间的脉络去研究,如吴靓在《荆州花鼓戏的历史与现状》(《中国戏曲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中的观点是荆州花鼓的早期是务农百姓们忙时务农,闲时就演出,所以荆州花鼓早期也叫“犁尾戏”,又或是“麦黄戏”,并且在1954年是叫天沔花鼓戏,到了1981年才有了荆州花鼓戏的名称。他还提出由于清朝道光年间有过禁演花鼓“淫戏”的记载,所以由此就能推断出它的形成比道光年间要早一些。花鼓戏的唱腔技法花鼓戏的唱腔特别而又动听,很多湘籍歌唱家都有接受花鼓戏演唱训练的经历,并且这些歌唱家都觉得学习花鼓戏对她们日后的声乐演唱,起到了重要的借鉴作
6、用,可见花鼓戏的唱腔非常值得研究的。武汉与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系的戴滨霞在她的硕士毕业论文《荆州花鼓戏的音乐与演唱特点的研究》中提出花鼓戏的高腔和悲腔是最抒情的,用于情节高潮和优美的地方。高腔在百姓劳作时演唱可以缓解疲劳,陶冶情操。悲腔则用于戏剧主人公伤心欲绝时的演唱,不仅动听,更能够唱到观众的内心深处,引人落泪。有的研究者认为花鼓戏中的一些特殊技巧如花舌、颤音、水漱音、满吟、波音等,都是花鼓戏与众不同韵味的重要因素,赵田的《论湖南花鼓戏与民族声乐》一文中就将花鼓戏的演唱特色进行了系统地归纳和民歌演唱技巧进行对比,发现很多民歌的
7、演唱作品的演唱技巧都来自于花鼓戏。这一点笔者十分赞同,如青歌赛选手陈笠笠演唱的《老鼠嫁女》中就有好几处花舌出现的地方,如“漂亮的女儿哭嘚儿哟稀里哗啦里”这句里面的嘚儿,就是花舌。更有学者归纳了湖南花鼓戏的润腔二十一法,在何益民和欧阳觉文的《湖南花鼓戏润强二十一法初探》(《音乐创作》2013年第8期)对湖南花鼓戏的润强规律进行了研究和整理。有触电腔、锯齿腔、牙刷腔、线疙瘩腔等等,并且这些唱腔都有自己个规律和特定的符号,并且用在什么剧情当中,可都是非常有讲究的。这些唱腔是花鼓戏艺术家多年长期的积累和总结的艺术实践成果,而且这些唱腔
8、需要演员去把握和理解,才能合理地表现,很多东西在谱面上是很难表现出来的。学习和研究花鼓戏的这些唱腔是新一代花鼓人的使命。花鼓戏的保护传承花鼓戏是我国民间文化艺术中的瑰宝,但是由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娱乐产品的增多,花鼓戏的地位也岌岌可危。所以传承和保护是我们21世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