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658402
大小:5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04
《会聚焦点,浅谈“提高课堂有效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会聚焦点,浅谈“提高课堂有效性”能考取我校的都是济南市区的优秀学生,但进入高中学习后又产生了分化。一次上《椭圆的标准方程》第一课时,出了点“小意外”。由于一个学生在引例上的错误考虑,使我们在引例的处理上多花了点时间,因此在最后一题的处理上稍作改变,在讨论了不同的做法后让学生课后自己去完成,然后及时进入了总结阶段。虽然和预设的情况有所不同,但我觉得一点都不遗憾。引例是对定义的应用,学生不能深刻的理解定义,就不能很好的对椭圆进行进一步的研究。这个学生把他的想法说出来,不管是对是错,都能很好的帮助教师去了解学生的想法,能使教学更有效。在传统的教学评价标准中,教师是否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更
2、确切地说是这节课的认知目标,是作为一节课好坏的很重要的指标。的确,完成认知目标是教师在组织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任务。有时候会听到这样的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置很多问题情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有问有答,或讨论或交流,教师将课堂组织得“热闹非凡”,将学生调动得“兴趣盎然”,但检测学生实际掌握知识和形成能力的情况却并不理想。原因就在于教师在备课时,未抓住完成该教学目标的关键条件。像这样未完成预定认知目标的课显然不能称得上是一节好课。但如果为了完成认知目标,而抹杀学生的创造性,忽视学生的情感的课也不能视为一节有效的课。认知性任务不是课堂教学的中心或唯一目的,教师不应只关注知识的有效传递,而不
3、考虑学生的发展。学生的发展不仅包括认知的发展,也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包括各种能力的发展以及个性的发展。学生的想法中也许蕴涵着创造性的火花,也许是对知识更深刻的理解,可是教师不愿意在这上面花太多的时间,因为怕影响教学进度,完不成认知目标。不能让“是否完成认知目标”限制教师对学生认知能力以外的其他发展的关注。当然,这并不是说实施有效教学就一定会耽搁教学进度,只是说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教师要有临场应变的能力,要在教学中及时调整。焦点二:如何看待“丝丝入扣”的教学设计传统的评课标准,往往强调教学进程要安排合理,教学环节井井有条。许多观摩课,教师不敢拿出原汁原味的课,就是怕评委们说自己
4、设计的课“漏洞百出”,说自己水平低。教师期望的是学生按教案设想作出回答,努力引导学生得出预定答案。整个教学过程就像上紧了发条的钟表一样,什么时间讲授,什么时间提问,给学生多少时间回答问题等都设计得“丝丝入扣”,结果往往是把一节好课上成了表演课,演员就是教师,或者说主角是教师,学生则是配角,是观众。教师对课堂上出现的意外情况常常采取回避的处理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很难看到教师的随机应变,很难看到对学生思维出现阻碍时的点拨。教学过程好似一杯淡而无味的水。在《椭圆的标准方程》这节课中大胆尝试重点、难点、疑点让学生议,创见让学生讲,规律让学生找,总结让学生写,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说教学“贵在
5、得法”,就体现在教师如何做好学生学习和探究的促进者、启发者、指导者和合。当然这对教师的要求就更高了,要吃透教材,要有很强的随机应变能力,不能为追求“丝丝入扣”的教学设计而束缚住教学中的灵活性和变通性。课后的及时反思非常重要,笔者也养成了写课后记的习惯,从中获益匪浅。焦点之三:如何看待学生学习中的实际需要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中指标可以说十分完备,而且每一项指标几乎都有固定的要求,诸如,“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进程安排合理”、“课堂提问精炼”、“多媒体运用恰当”等。而许多观摩课中的不少环节就是为迎合评课标准而设计的。这种以教案为本位的教学是一种封闭性的教学,封闭性使“课堂教学变得
6、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气和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使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不到充分发挥”。课堂教学既然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就必须围绕学生在学习中的实际需要来设计,其目的是使所有的学生都真正地参与到学习中,获得知识和能力的发展。不能为追求“样样俱全”的教学而忽略了学生学习中的实际需要。《椭圆的标准方程》这节课中如何简化方程形式,使数量关系更加明朗化,使式子更加简单、整齐、美观,从而得到标准方程的形式是个重点也是难点,只有让学生亲自尝试才能有所收获。把讲台让给学生,让他们中的代表在黑板上推导,其余的同学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化简。上黑板的同学时不时出些差子,但真实反映了问
7、题。在同学的帮助下,他终于完成了任务,我想这不论是对于上黑板的同学还是在下面的同学都会记忆深刻的。此外在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也尽量做成灵活的,如巩固练习第二题在做课件时把不同的做法都放进去,开阔学生思路。教学任务完成情况主要考察以下六个方面的指标:(1)学生主动参与学习;(2)师生、生生之间保持有效互动;(3)学习材料丰富,学习时间和空间得到充分保障;(4)学生形成对知识真正的理解;(5)学生的自我监控和反思能力得到培养;(6)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焦点四:如何看待学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