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656176
大小:5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04
《我国高职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我国高职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及对策 摘要:针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人才模式的现状分析,提出了构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思路。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1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分析 1.1教育目标定位不高 众所周知我国普通教育系统,包括九年制义务教育、高中、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是在高考后的职业教育的最终目标,学生高职毕业后很难再有读研究生深造的机会,亦难再获得较高层次的教育。教育目标定位不高无疑抑制了人才结构多样性和个性发展多样化要求,对社会、对受教育者的可持续发展都不利。 1.2师资队伍建设问题
2、突出 教师队伍学历层次较低。与2003年教育部颁发《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指标等级标准》相比,合格标准要求青年教师中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及以上学位比例达到15%,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50%,优秀标准要求青年教师中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及以上学位比例达到35%以上,“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70%以上。目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研究生比例为13.4%(2005年统计数据),与达标要求还有一段距离,与优秀标准就相差更远。 师资力量短缺、教师教学任务繁重、科研条件有限。由于教师力量短缺,造成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无暇顾及科研,教与研很难同步,如果教师不能及时跟上科技的进步,就不
3、能达到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其在课堂上的讲授就如无水之源。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有待提高。实际上有较为丰富的从事本专业工程技术实际工作的经历和经验,有较强的运用专业技术理论从事技术开发,技术转移、技术咨询服务、技术创新以及解决企业实际技术问题的能力师资队伍少之又少。 1.3专业设置不尽人意 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存在“两张皮”现象。专业的建设发展难以适应职业结构频繁变动的矛盾,专业需要一个成熟期是教育的内在规律,由于只是条状的、线性的结构,院校为了适应经济发展就需要不断调整和开办新专业,这必然严重影响专业的发展水平,从而影响学校的办学水平,最终影响院校的持续发展。此外,有些高等
4、职业院校因办学经费所限,出于办学成本的考虑,不能培养社会急需的专业人才,就开设一些花钱少的专业,造成毕业生过剩。 教学计划忽视学生实践能力和人文素质的构建。有些院校照搬学科型大学的模式,仅仅是课时删减或课程的叠加,没有真正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素质教育三大体系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由此造成专门人才视野不宽、底蕴不厚、动力不足、功力不深、后劲不大、个性不强、品位不高的缺点,这种状况将难以培养出新时期所需要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1.4产学研结合有待提高 产学研三者是互为一体的。然而,各方之间的合作力度不大,究其原因,主要是现
5、在企业处于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情况下,缺乏足够的动力参与学校人才的培养。学校与企业之间缺乏天然联系,又不可能实行行政干预,研究经费紧张。在产学研结合方面,由于缺乏动力,缺乏政策支持,缺乏长久目标,造成企业界和学校双方不能相互深度介入,未建立双方相互促进、互惠互利的“双赢”机制。使得产学结合的实际运行只是某一点和某一时段的成功,远没有良性循环,对其运行的效果也没有建立适用的体系。 2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对策研究 2.1认清目标准确定位 要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必须明确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及其构成要素。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在一定教育思想指导下,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形成一种相
6、对稳定、系统化和理论化的范式。它是人才培养的标准和要求,对人才培养活动具有调控、规范、导向作用。是依据一定的指导思想,为完成培养目标而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以形成一系列课程,构成一定的课程结构。建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想或理论不同,人才培养模式就会不一样。人才培养的进程,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教育规律。 我国高职要构建的人才培养主导模式,要依据“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素质教育”,“终身教育”思想,彻底打破“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培养模式,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色,定位于培养知识(Kno. 2.4提升校企合作的层次,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高等职业院校要全方位规范管理,引入ISO9001国际
7、质量体系标准,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树立了自己的品牌,在管理制度上与企业进行了对接,实现了学术标准与工业标准的融合, 在校企合作中注入“亲商理念”。“亲商理念”是服务理念,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首先是“亲企”,即全心全意为企业提供优秀的技术员工,通过与企业的全方位合作,实现与企业的共同成长;其次是“亲生(及其家长)”,即把学生当成客户,密切关注学生的需求,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愿望,通过优质就业,实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