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前后思想资源的变化:以日本因素为例

戊戌前后思想资源的变化:以日本因素为例

ID:9656067

大小:5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04

戊戌前后思想资源的变化:以日本因素为例_第1页
戊戌前后思想资源的变化:以日本因素为例_第2页
戊戌前后思想资源的变化:以日本因素为例_第3页
戊戌前后思想资源的变化:以日本因素为例_第4页
资源描述:

《戊戌前后思想资源的变化:以日本因素为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戊戌前后思想资源的变化:以日本因素为例论文联盟.L.编辑。近代中国与日本的爱恨情结,使得任何有关这个问题的研究都难以下笔,而且不容易被平情看待,总觉得在字面之后,应该还有潜在的动机。这种情形当然不是全然子虚乌有,譬如一些杰出的汉学家就将他们的研究与日本对华的政策联系起来。内藤湖南与白鸟库吉是两个好例子。  内藤湖南的著作中曾表示,中国的问题太多,内部已经腐烂不堪,早已不再有自生自发、复兴自己的能力,因此必须借着日本的帮助或引导(甚至是武力介入),才可能使中国再生。内藤后来参加了满洲国,他的一生似乎体现了善意与扩张主义复杂的夹缠与掩饰。白鸟库吉与津田左右吉这两位学者倾向于贬损中国思想文化的价值

2、。这样的作法仍然支持了日本的扩张主义。而以研究中国人留学日本的历史著名的实藤惠秀,一度也有透过追索近代中国的日本因素来支持日本侵略的倾向1。在这里,我想尽可能(虽然不一定能做得到)摆脱这些偏见来探讨戊戌前后中国思想资源之变化与日本的关系。  以「思想资源」这一点来看,宽泛一点说来,清末民初已经进入「世界在中国」(郭颖颐语)的情形,西方及日本的思想知识资源大量涌入中国,逐步充填传统躯壳,或是处处与传统的思想资源相争持,最后取代传统思想的地位。  我们不能小看「思想资源」。每一个时代所凭借的思想资源都有或多或少的不同,人们靠着这些资源来思考、整理、构筑他们的生活世界,同时也用它们来诠释过去、设计

3、现在、想象未来。人们受益于思想资源,同时也受限于它们。但无论如何,人们是透过它们在想事情。  弄清楚一个时代「思想资源」的版图、轮廓与内容非常不容易。在「思想资源」没有重大改变之前,思想的种种变化,有点像「鸟笼经济」,盘旋变化是可能的,出现一批特别秀异独特的思想家也是可能的,但是变化创造的幅度与深度还是受原有思想资源的限制,不大可能挣脱这个鸟笼而飞出一片全新的天地。这或许也解释了为甚么传统士人在面对危机或是面临重大转折时,一再想象的解决办法都是回到上古三代。明末清初几位思想家的言论可以作为代表。顾炎武把「六经之旨」与「当世之务」等同起来,黄宗羲认为不读经书则不能为「大家」等等。这种现象背后当

4、然还有「崇古」等其它更为复杂的因素,但是传统中国「思想资源」的限制必定是一个关键因素,这种心态不只表现在对某些具体事情的看法上,同时亦形成一种普遍的态度,使得传统士人一旦眼前无路,便想回到上古三代,因为眼前少有其它更具说服力的「思想资源」供其选择了。  大量流入近代中国的西方及日本的知识,是继佛学进入中国后另一次大规模的「思想资源」的变动,人们的「概念工具」大变,所以诠释过去、设计现在、想象未来的凭借也不同了。  洋务运动以后译介西洋书籍的风潮已经开始,而且它与晚明翻译西书有所不同,因为晚明所译西书在当时广大士大夫圈中只占边缘性位置。但清季西学进入中国时,后面跟着洋人的枪炮,所以它的说服性很

5、强,反对它们的人固然所在多有,但整体而言,西学逐步取得读书人的注意。如果没有这一批新书籍,康有为也不会有足够的思想资源建构他在戊戌以前的思想2。然而,诚如梁启超1897年在〈大同译书局条例〉中说:京师同文馆、天津水师学堂、上海制造局等机构,在三十年间译书不过百种。甲午战败后,来自日本的思想观念及书籍,其规模远大于前者,尤其重要的是,大量西书透过日本的翻译再转译为中文,这等于是经过日本的选择与咀嚼后才放入中国的口中。  一  「思想」没有翅膀。以传统中国士人的文化自信而言,如果不是现实政治社会面临严重问题,根本不可能为新思想资源的引入创造有利的土壤。故讨论日本思想资源输入的问题,首先要看中日两

6、国在历史的天平上轻重的转变。  虽然中日两国的思想差异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大,但无可讳言,在近代以前,日本始终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以德川时期为例,宋明理学与清代考据学的影响更是深入,即使到了近代,中国被西方击败的经验也被幕末的日本充分吸收。大庭修的许多著作都讨论了这一点。他搜集宁波、南京两地输出日本书籍的目录,并追查其中部分重要书籍的流向,对这一「受容」现象勾勒了一个轮廓。像《海国图志》一书,便对幕末日本的领导阶层及「志士」发生重大影响3,是长期闭塞的日本认识西方世界的重要依据。  在日本人眼中,中国逐渐从「正面教员」变成「反面教员」。中国在面对西方帝国主义的一系列败绩,成为日本的「反面教材」。

7、鸦片战争中的挫败,对当时尚未尝到洋炮滋味的日本所造成的震撼非同小可,反而对中国的士大夫圈影响不那么大。我们发现日本如饥似渴地希望知道西方的情形,许许多多当时中国翻译的西书,甚至是明末译的西书,都流入幕府领导阶层手中,尤其是《万国公法》一书最值得注意。连大明律也在明治初年得到相当大的注意4。  中国成为日本「反面教员」的另一个例子是太平天国战争。日本从这一场残酷的战争中学到了许多。1862年,高杉晋作、久阪玄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