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655814
大小:5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04
《《活教育的方法》读后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活教育的方法》读后感 让孩子尽情地去做“做” ——《活教育的方法》读后感 踏入教育岗位之后,我拜读了大教育家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的方法》一文,阅后掩卷长思,不禁叹为观止,颇有心得。由大家的论着中,我转而想到了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应该从中得到些启示…… 众所周知,我国的教育教学一个时期以来是以应试教育为主体的,长久下来周而复始的后果是造成了很多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过程中纯粹是以被动的接受为主,主动性学习的欲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消退。由于我们对学生的评价机制长期以单纯的考试分数来衡量,导致了“分,分,分,学生的命根”等一类
2、的说法,现在来看,可以说是有着局限性的。这种评价方式并不适宜对学生全面的综合性的正确评价,因为学生作为单个主体,也是具有思想的“活人”,这个活就在于它是总是处在不断发展、活动、曲线前进的过程中,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所以我们确是应该改变观念,改变过去的单一评价方式为多动向评价方式,即把对学生的评价在长期动态的发展曲线上分多项评价指标,最后做出综合性的判断,这样就有利于保护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从学校生活中既学到应学的文化知识、又体验到生活成功的经验和乐趣,然后把这种体验与思想转嫁到对人生的思索和审视中,必然对他们今后的人生
3、历程、人生态度、价值观、审美观等产生积极地影响和作用。这就是陈先生所提出的“活”教育思想。 陈鹤琴先生是我国近现代着名的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及儿童教育专家。他热爱祖国、胸怀振兴中华民族的伟大抱负,把培养中华民族的下一代作为自己终生的远大目标。在他的思想当中他认为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中华民族的所有重任都将由他们来承担。由此他提出了“热爱儿童、了解儿童、尊重儿童”、“一切为儿童”的正确理念。在他的着述当中包括他的言行实践都一贯重视对青少年儿童思想品德的培养,他认为“对于如花含苞,如草初萌的小孩子,我们应当用很好的教
4、育方法去教育他,使他们德智体都能从小好好学起。”他的这些教育理论、思想在近现代中国教育中对后人影响深远,在对孩子品德教育、知识教育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在陈先生的《活教育的方法》一文中提到了活教育的教学方法的基本原则——“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给人的震撼是很大的。这一基本原则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的话,恐怕就是“做”了。 陈先生认为“做”在对孩子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应该得到特别的重视。那么什么才是“做”呢?通过查阅词典可以看到对“做”的基本义是这样定义的:干,从事某项工作或活动,而后遍查其他义项也无不与动手、活动的意思挂钩。既
5、然如此,那么在教育中“做”应该如何去做呢?陈先生提出:“凡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所以我们教师不仅要重视孩子积极思想品质的培养,同样更要重视孩子的动手操作。 “好动”是孩子的天生特点,除了有特殊疾病外,恐怕没有一个孩子与生俱来不是好动的,也没有一个孩子不喜欢自己去做的。孩子们天生对眼前的事物、周围的世界有着敏感的好奇心,这种好奇心往往会促使他们去“做”——去动手探知他所未知的事物,渴望得到一个答案,以此来解答开内心的疑惑。于是就出现了在家庭中有的孩子特别是男孩把自己喜欢的
6、玩具拆的七零八落、把好看的衣服弄脏、弄破却显得乐此不疲。而家长看到这一些后雷霆暴怒、气生呼呼,大声呵斥孩子、甚至动手打了孩子,孩子那双懵懂的眼睛里最终闪着委屈的泪花却不知所以然。而最终的后果往往是扼杀了孩子好动探知的天性,以后再碰到此类情况的时候,他们就会唯唯诺诺、生怕越雷池半步而触怒大人。于是乎,大人们洋洋得意了:“看,我的教育收到了多好的效果,孩子变得多听话呀”,殊不知,孩子就会因为这一点失去了探求未知世界的信心、失去了勤学好问的动力、最终会变得厌学、弃学,这是多么的得不偿失呀! 有一天,四岁的侄女到我家来玩,他一个人在我
7、旁边玩玩具,我则捧书沉读,当我沉浸在书里人物的悲喜命运之时,耳畔忽然隐约传来了水流的声音。我下意识的赶紧放下书,转头一看侄女不见了,我三步并作两步冲到了客厅,眼前的景象让我非常生气,只见侄女手里抓着从鱼缸里捞出的一条金鱼已经气息奄奄,而另一条金鱼则在地上徒做无谓的挣扎……我看到这里直觉气冲脑门,刚想厉声责问,突然一个念头让我平息了胸中的气恼,我觉得这其中肯定有什么原因。于是,我轻声的问侄女:“小露,你为什么要把鱼宝宝抓出来呀……”,侄女那稚嫩的面庞上洋溢的幸福而自豪的神情跟我说:“叔,鱼宝宝怎么在水里呢?我要救他出来……”。一切
8、都明白了,孩子探知未知世界的心情就是这样迫切呀!于是,我尽量接近童言童语给孩子讲了鱼儿为什么要生活在水中,它们与人是不一样的道理……听后,孩子赶紧把金鱼放回到了水中……孩子的“做”此时得到了充分的保障,由此又收获了宝贵的知识财富。 曾经有一次与同事一块聊天,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