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问题探究于课堂教学之中

寓问题探究于课堂教学之中

ID:9655217

大小:5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04

寓问题探究于课堂教学之中_第1页
寓问题探究于课堂教学之中_第2页
寓问题探究于课堂教学之中_第3页
寓问题探究于课堂教学之中_第4页
资源描述:

《寓问题探究于课堂教学之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寓问题探究于课堂教学之中内容摘要:为落实《数学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教改目标,采用情景教学模式,本人所尝试研究的一种教学方法。一、精心设计探究问题的情景,激励学生的探索意识。二、在例题教学中恰当引导,教会学生探索的方法。三、留给学生探索的时空。四、自己的一点体会。关键词:情景设计、问题探索、课堂教学作为新课程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课堂教学改革是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改革课堂教学技术要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课堂教学设计。转变学生消极被动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数学课堂设计,即是要以《数学新课程标准》界

2、定好的课程理念为指导,逐步实现新课程标准设定的各项目标,让学生在学会数学知识的同时,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学会应用,学到创新。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学生只有参与教育实践,参与问题探究,才能建立起自己的认知结构,才能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才能有发现,有创新: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必须由学生在实际的数学活动中理解和掌握,而不是单纯地依赖教师的讲解,不是以机械模仿的方式进行学习。为此,笔者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主动地参与问题的探究过程,教会形式探究的方法,留给形式自主探究的时间,设计具有探

3、究性的课堂练习及课后作业,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一、精心设计探究问题的情景,激励学生探究的意识。培养和提高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学生在学习和运用数学解决问题时,不断地经历归纳类比,空间想象,抽象概括,符号表示,运送求解,数据处理。演绎证明,反思与建构等思维过程,对客观事物中所蕴涵的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判断,但这一思维过程离不开直观感觉,观察发现,而用实际的例子(即适度的形式化)来加以表达,学生更容易接受,这即是数学课堂设计应遵循的情境性原则,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黑杰斯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

4、生不是被动的消极的知识接收者,而是积极的主动的知识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要形成一种使学生能够独立探究的情景,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探究知识的强烈欲望和兴趣,使课堂变为探究性活动的课堂。比如,“无穷递缩等比数列求和”是在学生学习了数列及数列极限等知识基础上提出来的,它与数列、方程、函数和极限等知识有内在联系,能与实际生产和生活中的问题相结合。但是学生对无穷数列各项的和有限到无限的思想方法,以及用极限的思想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还缺少思想基础,为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设计情景,通过实际问题,以引起学生性感体验,引导学生学会

5、构建,最终到达教学目标。1、提出问题——激发兴趣问题1:如果不停地往一只空箱子内放东西,箱子会满吗?为什么?这一问题表面上是一个游戏,事实上,它隐含着无穷数列各项和的知识,有一定的趣味和魅力,能引起学生的思考。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发言权,也不乏味,有能力发展点,个性和创新精神培养点,学生从实际背景出发;通过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口说明,能经历从抽象表示到符号变换和检验应用全过程,能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2、自主探索——感知问题教师先用提示学生用教学眼光去看上述问题,即将上述问题转化成数学模型。然后让学生开展

6、研究。3、合作交流——形成共识(1)问题一的讨论。S1:箱子即使很大也会满,因为,设第一次放入量为A1,第二次放入量A2…,则A1+A2+A3…可能很大。S2:箱子即使很小也不会满,因为,第一次放入量为A1,第二次放入量为A2,…,则A1+A2+A3+…可能很小。(2)有关问题1的例子问题2;你能尽可能地举出箱子不会满的例子吗?S3:把一支粉笔的一半放入箱子中,剩下的粉笔的一半即原粉笔的再放入箱子中。如此下去……,放入箱子中的粉笔只有一支,不会满,其数学模型是:a+a+a+…=a(a是粉笔的长度)S4:把一

7、杯水的倒入容器中,剩下的再倒入容器中,如此下去,…,倒入容器中的水只有一杯,不会满,其数学模型是:b+b+b+…=b(b是一杯水)(3):无穷递缩等比数列的定义。问题3:你能否将S3Z这类问题一般化?若设第一次放入空箱子中的量为a1,第二次放入空箱子的量为a2,…,第n次放入空箱子的量为an,…,数列{an}有何特点?S5:数列是等比数列,也是递减数列,且是无穷的。接着再让学生自主研究无穷递缩等比数列的定义,并判定数列{an}是不是无穷等比数列?同时,进一步思考无穷递缩等比数列是否一定是递减数列?并举例说明

8、,加深对概念的理解。(4):Sn与S的关系问题4:当

9、q

10、<1,an=a1qn-1,可以证明,当n→∞时,an→0(学生课后研究证明方法)请学生思考:若设数列{an}前项和为Sn,所有项的和为S,运用极限的思想,你能否发现Sn与S的关系?讨论结果:S=Sn(5)求无穷递缩等比数列的和。问题5:怎样求无穷递缩等比数列{an}的和?讨论结果:Sn=a1+a2+…an=因为当

11、q

12、<1时,=T:好!我们通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