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利科的本文解释学论文

保罗·利科的本文解释学论文

ID:9650957

大小:4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04

保罗·利科的本文解释学论文_第1页
保罗·利科的本文解释学论文_第2页
保罗·利科的本文解释学论文_第3页
资源描述:

《保罗·利科的本文解释学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保罗·利科的本文解释学论文利科尔认为,狄尔泰使解释学和历史结合起来。将他的解释学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使解释学的问题从属于理解他人的心理学问题。下面是编辑老师为大家准备的保罗利科的本文解释学。理解就是通过本文来理解或历史的天才人物的生命精神。理解活动仍然主要还是心理学的,因为它没有把本文所说的东西而是把本文所说的人看作是解释的最终目的[1](P51)。利科尔把这种解释学称之为回忆的解释学。弗詹明信称之为肯定的解释,其目的在于恢复某种原始的、被遗忘的意义(P746)。因此,本文在这里是作为理解他人的生命精神的符号中介来实现的。本文是生命精神的客观化表

2、现。然而本文在这里只能是一种临时性和表现性的现象,本文背后所包含的生命精神才是理解的最终目的。利科尔认为:必须抛开解释学与那种向其他精神生命移入的纯心理学概念之间的联系,本文不再向它的方向展开,而向其内在的意义和它所揭示与发现的那个世界的方向展开。[1](P52)这正是利科尔本文解释学的本义。利科尔认为,解释学内部存在两次转向:一是从局部解释学到一般解释学;二是从方法论到本体论。前者以狄尔泰为代表,后者以海德格尔为代表。本体论的解释学认为,解释学不是对人文科学的思考,而是对人文科学据此建立的本体论基础的说明。而在狄尔泰看来,解释学的如何理解他人的问

3、题一直是占据人文科学的中心问题。他的解释学的基础是心理学,而海德格尔的理解本体论则是对在世存在的思考。这样就使理解非心理化了。在世存在揭示了此在的生存论情境,这一情境决定了理解的本体论结构。海德格尔称之为解释学循环。理解就是以正确的方式进入这个循环。由此海德格尔完成了解释学的本体论转向。但利科尔认为,海德格尔仅仅是转移了而并未解决解释学难题。通过使理解从属于能在的基本结构海德格尔成功地回避了人文科学的方法论问题。然而理解和说明的问题仍旧处于二元对立的状态。1986年,着名哲学史家贺麟先生将1947年完成的《当代中国哲学》一书修改后以《五十年来的中国

4、哲学》为名重新出版。详细内容请看下文哲学与政治之辩证。新序有言:全书在不影响原书的体系及主要论点的前提下,作了适当的修改和补充。(《新版序》)揭呈此一修改所关涉的诸多方面,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学术与政治在现代中国所表现出来的关系形式。经过50年代政治学习、思想改造和学术思想批判等洗脑、交心的运动之后,贺麟一代的学者纷纷修改旧作以适应新的环境。冯友兰修改《中国哲学史》,刘大杰修改《中国文学发展史》等都是着例。贺的《中国当代哲学》之所以要等到80年代才修改再版,原因正如他1988年为《文化与人生》的新版写序时说的:我记得我在1947年出版的《当代中国哲学

5、》一书,曾引起一些人的注意。我对于孙中山知难行易说的意义,驳斥傅铜、胡适、冯友兰等人反对此说的论点,及发挥知行合一说的理论,也还有其新颖之处。不过严重的错误在用了一定的篇幅吹捧蒋介石所谓力行哲学。(《文化与人生》,商务印书馆,1988年,新版序言)除了吹捧蒋介石,此书还包含对辩证唯物论的根本性批判,如此强烈的政治色彩在此前的30多年中连修改的基础也不具备。1986年新版之新,即在于以一种新的政治标准代替旧的政治标准,新旧两版实际上都具有政治化写作的性质。贺在新版序中交代说:只有第三章时代思潮的演变与剖析,因为涉及政治问题,且系基于学生的笔记写成,由

6、于我当时对于辩证唯物主义毫无所知,所以这次作了较大的修改。就物质在于意识之先而言,旧版认为这是科学常识而非哲学,哲学要问在理论上逻辑上什么东西最根本最重要:什么东西是核心,是命脉?新版在物质在于意识之先之前加上有人误以为数语以为限制;在指出哲学与科学的不同之后,加上这并不能说是辩证唯物论一句,表明所批评的并非真正的辩证唯物论,但辩证唯物论究竟是什么,新版却没有交代。就辩证法来说,旧版首先强调,辩证法产生于哲学家研究人类情感生活后发现的通理,只有应用到精神生活内心生活上去,才见其生动活泼。贺本以此批评唯物辩证法,新版却加上各国新黑格尔派大都认为一句,

7、表明这不是自己的观点。其次,辩证法不能颠倒:马克思并没有把黑格尔的辩证法颠倒过来。我们要研究辩证法还当读黑格尔柏拉图的着作。读马克思的着作对于辩证法的学习,并无多大帮助。新版删去了最后一句,减轻批评的力度。第三,关于辩证法的三大规律,旧版认为对对立统一的原则,辩证唯物论者从不曾好好发挥,新版式改为辩证唯物论者不见得有更多更好的发挥,语气稍缓;有关否定之否定的规律,新版没有改动;关于质量互转规律,旧版认为质量关系既无所谓互转,其本身和辩证法也不相干,新版改为它们的对立,不是僵死的,也有互相转化,自身辩证发展的过程。有改有不改,新版对辩证法的评论前后矛

8、盾。伽达默尔的解释学则开启了从本体论向认识论、方法论的运动。利科尔认为,伽达默尔的效果历史概念包含着某种间距因素,尤其使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