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母乳性黄疸体会

中西医结合治疗母乳性黄疸体会

ID:9645321

大小:48.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5-04

中西医结合治疗母乳性黄疸体会_第1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母乳性黄疸体会_第2页
资源描述:

《中西医结合治疗母乳性黄疸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西医结合治疗母乳性黄疸体会【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母乳性黄疸的治疗效果。方法对50例母乳性黄疸患儿给予继续母乳喂养,不需住院,只采取口服中药茵陈苓柏汤为主、西药苯巴比妥为辅的治疗方法。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母乳性黄疸总有效率为100%。黄疸完全消退,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优于光疗、停喂母乳等治疗方法。结论口服茵陈苓柏汤或加服苯巴比妥治疗母乳性黄疸,是经济、方便、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关键词】黄疸/中西医结合疗法;茵陈苓柏汤/治疗应用;苯巴比妥/治疗应用;儿童母乳性黄疸,是指完全母乳喂养的婴儿发生黄疸,其特点是非溶血性未结合胆红素增高,常与生理性黄疸重叠,且持续不退,血清胆红素可高达342

2、μmol/L以上,黄疸可持续4~12周后下降,一般情况良好。无其他病因引起的黄疸[1]。本院儿科门诊收治母乳性黄疸患儿50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金寨县古碑中心卫生院儿科门诊200202~200801就诊患儿50例,其中男33例,女17例;年龄6d至2个月;其中顺产36例,剖宫产14例,皆为足月儿、完全母乳喂养儿,患儿在出生后2~6d出现黄疸,时轻时重,持续不退,或退而复现,或逐渐加重。患儿一般情况良好,吃奶好,少见有呕吐、腹泻消化道症状,皮肤黏膜大多为轻、中度黄染。血清胆红素>205.2μmol/L,轻度黄疸者41例,血清胆红素205.

3、2~342μmol/L,中度黄疸者7例,血清胆红素>342μmol/L,重度黄疸者2例,以未结合胆红素为主。患儿母亲均健康,肝功能正常,甲、乙、丙肝指标均阴性。停母乳喂哺后3d,黄疸下降即可确诊。1.2治疗方法在继续母乳喂养的情况下,予中药茵陈苓柏汤为主,西药苯巴比妥为辅,在家中口服治疗即可。茵陈苓柏汤加减:茵陈15g,板兰根10g,茯苓、白术、车前子、薏苡仁各6g,黄柏3g,水煎2次,混入一起共100mL,分2d服完,分次频服,连服4~6剂,黄疸可完全消退。黄疸日久不退加金钱草9g;呕吐加竹茹、陈皮、半夏各6g。若黄疸较重者,加用西药苯巴比妥,5mg/(kg·d),分2次口服,连服4d。

4、在治愈50例患儿中,无一例服中药超过10剂者。1.3预后及转归本组50例母乳性黄疸患儿采用上述治疗,全部治愈,治愈率为100%。治疗过程中,患儿在继续母乳喂养的同时,黄疸逐渐减轻,并完全消退。随访3个月无复发。2讨论大约1%完全母乳喂养的婴儿可发生母乳性黄疸,完全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出生后2~6d出现黄疸,常与生理性黄疸重叠,并持续不退,可在生理性黄疸减轻后进行性加重,也可在生理性黄疸消退后复现,其特点是非溶血性未结合胆红素增高,黄疸程度较生理性黄疸重,持续时间过长。母乳性黄疸病因迄今为止未有定论,目前认为与母乳引起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肠肝循环增加有关[2]。目前,无特异性诊断标准,只能在排除A

5、BO溶血感染、缺氧、头颅血肿、肝功能障碍及遗传代谢病所致黄疸的病因后,才能作出母乳性黄疸的临床诊断[3]。本病证侯分析:温热内蕴,气机郁滞,胆汁瘀积,脾失健运,肝胆疏泄失常,胆汁不循常道而外泄。故证见面目及皮肤发黄。本组主要用中药茵陈苓柏汤随症加减治疗本症,临床效果颇佳。方中重用茵陈,其性苦微寒,苦燥脾湿,祛中焦湿邪,苦泄下降,又能引湿邪从小便而出,其寒能清泻肝胆之郁热,退黄疸,为治肝脾湿热之主药;板兰根,味苦性微寒,清热解毒;车前子味甘性寒,清湿热利尿,清利肝胆湿热;茯苓、薏苡仁、金钱草甘淡利水渗湿,除湿退黄;白术味甘苦性温,燥湿利水,补气健脾;黄柏味苦性寒,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苦寒沉降

6、,善清下焦湿热,退黄疸,诸药合用,有清利湿热,补气健脾,舒肝利胆、退黄之效。本组选用苯巴比妥,肝酶诱导剂,诱导肝细胞酶增强未结合胆红素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的能力,从而加速间接胆红素的转化,降低胆红素浓度,该药服2~3d才见效。目前,母乳性黄疸治疗主要选择住院予光疗,停喂母乳等方法。笔者认为,光疗的作用是通过蓝光照射皮肤,使未结合胆红素由脂溶性的Z型转变成E型,经胆汁和尿排出体外。光疗必须住院,既增加了患儿家庭的经济负担,又给患儿及家长的生活带来不便,同时还存在光疗的副作用,如发热、皮疹、腹泻、核黄素缺乏、血小板减少、青铜症[4]等。笔者近6年在临床工作中,对母乳性黄疸患儿给予中西药口服,无需住

7、院,并继续母乳喂养。临床用该方法施治本病,疗效快,疗程短,未见副作用,是经济、方便、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参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