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模式

网络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模式

ID:9642673

大小:5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5-04

网络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模式_第1页
网络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模式_第2页
网络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模式_第3页
网络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模式_第4页
网络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模式_第5页
资源描述:

《网络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模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网络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模式 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互联网在我国迅猛发展,对各行各业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2005年7月中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显示中国网民年龄分布情况如下:18岁以下占15.8%,18-24岁占37.7%,25-30岁占17.4%。数字显示受影响最大且数量最多的群体要数青少年学生。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价值观念、思维模式、行为规范、心理特点都将产生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研究网络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关系已成为新世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十分紧迫而艰巨的新课题。    一 网络文化概述

2、    首先应该弄清校园网络文化的内涵。迄今为止,对网络文化的概念尚无一个科学的、权威的界定。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其实质还是文化,只不过它是以计算机、通信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所引发的信息革命,把人类带到一个崭新时代亦即所谓网络时代才产生的文化概念。从狭义的角度可以理解为以计算机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作为媒体所进行的教育、宣传、娱乐等各种文化活动;从广义的角度理解,则指包括借助计算机所从事的经济、政治和军事活动在内的各种社会文化现象。与传统文化相比,网络文化具有如下特点:    (一) 容量

3、巨大  网络技术的发展已将人类的大量信息一网打尽。有关资料表明,1983年全球数据库总量为3.1亿条,1984年达到10亿条,1995年达到81.6亿条,2000年达到100亿条以上,其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娱乐、科技、体育、金融、卫生等,应有尽有。大量可利用的信息为人们的工作、学习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二) 时效性强  网络的时效性优势是网络文化的重要特征。信息高速公路铺设面向全球各地的网络,使经济信息、政治信息、舆论信息、思想教育信息和其他信息,都能够通过网络在瞬间生成、瞬间传播

4、。网络信息以小时乃至分钟为周期更新,人们通过网络,随时可以了解世界各地发生的大事,真正做到足不出户尽知天下事。    (三) 开放包容  网络上汇集了全世界人类文明的精华,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开放的、自由的网络世界,打破了人们传统意义上的地域界限,使世界变成了一个小小的地球村,互联网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开放系统。当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网民用网络语言进行交流时,增进了相互了解,突破了各种界限,赋予了人们更大的包容性与网络资源共享的价值观。    (四) 难以监控  网络作为一种信息文化传播媒介,它跨越了地域界线的

5、同时,也跨越了不同民族、宗教、地域所特有的心理背景、义化传统以及意识形态的差异。在这种多元文化共存体中,人们自由地,甚至可以不负责地制造、传播、交流和利用各种文化内容。网上无需登记,完全匿名,网络传播是双向交流,自由度高,任何国家都难以对跨国界的网络进行有效的超国界监控。    二 网络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    (一) 对教育对象的挑战  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对高校学生来说,网络文化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主要体现在:  1 价值观念冲突  网络文化是开放的,超越民族和国界的,必然导致不同文化的传播、碰撞、交

6、融,各种思潮、价值观念不断涌入。互联网的特点,又使学生理解信息更加主动,带有很高的自主性,不再是被动的接收者,传统价值观念的权威地位不再坚不可摧。而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尚未定型,可塑性很大,他们好奇心盛,求知欲强,兴趣广泛,又很容易受情绪的支配和外界的影响,不少人有偏激盲从的弱点。因而大学生很容易受网络文化的影响导致价值取向紊乱。  2 文化霸权主义  网络产生于美国,网络语言也来自美国;在网络世界里,英语文化处于明显的霸主地位,互连网上的英语信息占95%以上,中文信息所占数量微乎其微。世界性的大型数据库在全球有30

7、00个,70%以上来自美国,名列世界前茅的站点大都在美国。信息时代的斗争已经从武力较量逐渐转变为信息的交锋,谁能让自己的信息最大限度地进入受传者头脑就会成为网络的霸主。不仅社会主义国家感受到了这种文化霸权主义的强烈挑战,就是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有识之士也对这种现象表示担忧。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争夺下一代年轻人尤其是高层次的大学生的斗争将更加激烈。  3 道德意识薄弱  网络的使用具有匿名性,每个人都能上网,且不用担心被别人发现其真实身份,因而也导致许多青年学生忽视道德规范的约束,很少考虑其网上行为的后果,甚至利用

8、网络作为犯罪工具。例如,在网络上随意的漫骂和攻击屡见不鲜,假话、欺骗习惯成自然,惟我所用的意识空前放纵。这种极端个人主义思想必然造成人们人格的分裂,也必然渗透于高校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如网络黑客、网络犯罪、侵犯知识产权等等。这反映了大学生网络道德认识的错误性。    (二) 对教学人员的挑战  网络时代教师不再是单一的知识来源。学生从网络上得到的信息比教师头脑中的知识多得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