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神经损伤综合康复治疗疗效观察

周围神经损伤综合康复治疗疗效观察

ID:9633126

大小:5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04

周围神经损伤综合康复治疗疗效观察_第1页
周围神经损伤综合康复治疗疗效观察_第2页
周围神经损伤综合康复治疗疗效观察_第3页
资源描述:

《周围神经损伤综合康复治疗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周围神经损伤综合康复治疗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周围神经损伤的综合康复治疗效果。方法:32例周围神经损伤分为康复组(20例)、针炙组(12例)。康复组根据损伤程度和进展情况进行针对性的综合康复治疗,针炙组以针刺配合电针、温针、穴位注射等。治疗结束后分别进行周围神经病损后运动功能评定和感觉功能评定。结果:康复组周围神经病损后运动功能评定和感觉功能评定的优良率较针灸组高,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综合康复治疗是周围神经损伤后的合理和有效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周围神经损伤;综合康复;针灸  ObservationonTh

2、erapeuticEffectofprehensiveRehabilitationonPeripheralNerveInjuries    Abstract:ObjectiveToobservetheeffectofprehensiverehabilitationonperipheralnerveinjuries.Methods32casesofperipheralnerveinjuriesoxgroup(n=12).Allthepatientsevaluatedotorandsensoryafterperipher

3、alnerveinjuries.ResultsThereox  随着机械化程度的增高和交通事业的发展,周围神经损伤的发生率大幅上升。随着显微外科的发展和神经营养因子临床应用,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效果大为提高,但功能障碍的恢复离不开康复治疗。合适而有针对性的综合康复治疗不仅能预防和减轻并发症,且能促进神经的修复和再生,最大限度地恢复功能,减少残疾。本文通过综合康复治疗与针炙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疗效对比,找寻合理和有效的治疗周围神经损伤方法。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研究对象为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所有我院住

4、院到康复科治疗的周围神经损伤的患者,共32例。全部病例均经常规检查、电生理检查、MRI等确诊。其中男24例,女8例,年龄3个月~52岁。其中臂丛神经损伤6例,腋神经损伤3例,桡神经损伤16例,尺神经损伤3例,腓总神经损伤4例。病程由7d~60d,随机分为康复组20例,针炙组12例。  1.2治疗方法  1.2.1康复组  1.2.1.1早期(伤后0周~3周)康复目的:消炎、消肿、镇痛,促进损伤伤口愈合,保护修复后的神经。方法:理疗采用超短波(无热量)、磁疗等。利用支具进行功能位固定,轻柔向心性按摩和关节被动活动。  

5、1.2.1.2中期、后期(伤后3周后)康复目的:防止肌肉萎缩、增强肌力、预防粘连、挛缩和继发畸形、改善感觉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方法:防止肌肉萎缩,增强肌力。采用低频脉冲电疗法、肌电反馈训练及肌电反馈电刺激法,中枢冲动传递训练,主动、助力和抗阻运动等;预防粘连、挛缩和继发畸形:采用中频电、超声波、蜡疗、按摩、支具矫形器等;改善感觉功能:采用针刺、冷热刺激和让患肢触摸和抓捏各种物品来进行训练;提高生活质量:损伤后后遗症期以促进神经肌肉的功能代偿,使用矫形器及特殊用具,最大程度地恢复生活活动能力。  1.2.2针炙组取穴以

6、损伤神经相应夹脊穴及分布区穴位为主,留针20min~30min,间息运针,1min/次~2min/次。配合电针、温针、穴位注射甲钴胺等,1次/d,20次为1个疗程,停10d,再下1个疗程。  1.3评定方法随访时间2个月~8个月,平均5个月。所有病例均经周围神经损伤后的运动功能恢复等级及周围神经损伤后的感觉功能恢复等级评定。疗效评定标准,优:M4S4;良:M3S3;中:M2S2;差:M0~M1S0~S1。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统计软件录入原始数据,应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2结果  见表1,康复组的优

7、良率明显高于针灸组。经χ2检验,χ2=6.969,P<0.01,两组间优良率差异性有显著意义。  表1两组间优良率的结果比较(略)  3讨论  周围神经损伤病程长、痊愈慢、后果严重。临床康复目标是防治并发症与合并症,促进神经再生,保持肌肉质量迎接神经再支配,促进运动功能与感觉功能的恢复,最终改善患者的生活与工作能力,提高生活质量[1]。周围神经损伤修复功能不佳的重要原因,一是神经纤维修复缓慢,二是视神经支配肌肉变性、萎缩、纤维化[2]。视神经支配后肌肉有纤维化及硬化的倾向,电刺激可防止肌肉结缔组织的变厚、预防肌肉挛缩

8、及纤维化。根据患者神经损伤程度调节波形、脉宽、间隙、刺激强度等,能刺激受累肌肉节律性收缩,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从而延缓受累肌萎缩、抑制肌肉纤维化,促进神经再生和神经传导功能的恢复[3]。针灸治疗虽然配合电针,但电针往往不能调节脉宽、间隙等,治疗时对受累肌肉一般不能引起收缩,从而不能延缓失神经支配肌肉变性、萎缩、纤维化等,治疗效果较差。周围神经损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