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632702
大小:5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04
《我国信息化进程中促进就业的对策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我国信息化进程中促进就业的对策思考【摘要】文章论述了在信息化进程中如何处理好劳动力的就业这一问题。 【关键词】信息化,信息技术,就业 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我国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和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既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就业结构的转变,也对当今的劳动力就业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使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显得更加突出。在信息化进程中如何处理好就业问题值得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信息技术产业等关联度大的
2、主导产业,利用信息经济的影响开辟新的就业岗位 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不仅能促进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而且能够从多方面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信息化对劳动就业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它的扩散效应上。信息产业等关联度大的主导产业的发展,扩散面广,扩散效应强,不仅能为其自身带来巨大的收益,更重要的是能推动国民经济中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与壮大,从而带来更多的就业岗位。所以,大力推进关联度大的主导产业的技术进步,促进其扩大规模和提高发展水平,就成为促进技术进步和劳动力就业之间形成良性的必然选择。由于信息产业是知识密集型产业,小范围发展信息
3、产业对劳动就业的促进作用并不大,因为单个信息企业所吸纳的劳动力数量要比相同资金规模的传统产业所吸纳的劳动力少的多,因而必须大规模全方位地发展信息产业,才能带动社会经济的全面进步,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信息化发展迅速的国家,就业问题也解决的比较好。另外,我国应通过积极发展与信息经济相关的产业,如软件产业、信息通讯产业、咨询服务业、环保产业、金融产业等来开发新的就业岗位。从开发潜力看,我国目前计算机普及率较低,联网率更低,有许多因素影响着联网使用。而未来的产业发展趋势是全方位地开展网络应用,发展任何与信息
4、类产业相关的产业,都将依赖网络技术。因此,我国应当加强网络建设、网络服务以及网络运行维护工作,这也会带来一批新的就业岗位。 二、鼓励、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 国际经验证明,从增加就业的效果来看,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是最为有效的政策。中小企业的发展,特别是劳动密集型服务业和加工制造业的发展,可以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由于中小企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低,同等数量的投资能够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虽然中小企业短期内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要小一些,但由于它们容纳了更多的就业,长期来看,有利
5、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发达国家,90%的人是在中小企业就业的,我国也有75%的人在中小企业就业。中小企业被誉为国民经济的脊梁,中小企业的迅速发展将大大加快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一些发达国家每千人中小企业的数量平均为50个,而我国每千人中小企业数量不到6个,如果我国中小企业数量达到发达国家70%的水平,即从目前的700万左右发展到4000万个,每个企业增加10个人的工作岗位,将增加4亿多人就业,这将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就业难题,还可以将人力资源比较优势转化为巨大的竞争优势,创造大量的财富和提供大量的服务。我国今后应考
6、虑把政策支持的重点放在鼓励中小型企业创造就业上,为中小企业发展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提供技术、管理、市场信息方面的社会化服务,以及减免税、贷款担保等各项财政支持政策。依靠第三产业解决就业问题也是世界各国都普遍采用的选择,从投入产出效果看,每投资100万元可提供的就业岗位,重工业是400个,轻工业是700个,第三产业是1000个,说明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的就业吸纳能力极大。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测算,20世纪90年代,我国第二产业增加值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平均增加就业岗位17万个,而第三产业增加值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平均增加就业岗位达8
7、5万个。第三产业的高速发展将创造大量就业岗位。第三产业尤其是商贸、餐饮、服务业等传统服务业和旅游业、金融保险业、信息服务业、现代物流等新兴服务业,将是今后解决就业问题的主要渠道。服务业的发展,对于增加就业岗位,改善产业结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国民经济增长,保持社会稳定将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第三产业将成为今后扩大劳动就业的新的主要途径。我国第三产业不仅大大低于发达国家,甚至还低于很多发展中国家,其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我国工业化的进程,存在很大的发展潜力。只要我们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抓住就业结构调整这个环节,是可以缓解当前就
8、业矛盾的。 三、采取多种灵活就业的形式促进就业 信息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快了就业方式和层次的变化,信息经济的快速化、数字化和高科技化为多种形式的灵活就业提供了发展平台。同时由于它适应了企业科学经营、人们更新知识、职业流动和提高生活质量等多方面的需求,对缓解就业压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信息服务业的一些岗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