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哲学视野下的节约型设计

中国古代哲学视野下的节约型设计

ID:9629437

大小:60.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5-04

中国古代哲学视野下的节约型设计_第1页
中国古代哲学视野下的节约型设计_第2页
中国古代哲学视野下的节约型设计_第3页
中国古代哲学视野下的节约型设计_第4页
中国古代哲学视野下的节约型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哲学视野下的节约型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国古代哲学视野下的节约型设计中国古代哲学视野下的节约型设计《礼记中庸》第三十一章曰: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这句话的意思是指,天下万物各自有道,人与自然应该相互依存,彼此都不加伤害,万物才能和谐发展。然而,当今社会的种种环境问题却日趋恶劣:生态恶化、能源短缺、资源紧张人们不得不开始反思自身的行为,反思人与环境的关系。在儒家看来,个人虽然应该独善其身,但更应该兼济天下,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自身价值只有每一个主体不断进行自我完善,并在追求个人价值时超越自身价值,追求群体的认同,才能最终达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互完善的双重实现。[1]然而,从

2、产品开发角度来说,目前市场上有的生产者并不从资源的有效利用,以及产品的社会效应、环境效应来考虑设计,而是以次充好,或生产一次性消耗品等去谋取更大的生产利润,不惜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这些不仅给生态造成了很大的危害,也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很大的制约。老子曰: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3]诚然,资源的承载能力制约着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源的支撑,所以,能源匮乏、资源紧张的当代社会所需要的就是节约的概念。  节约的概念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一直倍受推崇。《荀子天论》: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使之贫;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荀子富国》记载:知节用裕民,则必有仁义

3、圣良之名,而且有富厚丘山之积矣。这些都表明了荀子对于朴素社会的赞赏。无独有偶,道家庄子也在其著述中提倡朴素之道,《庄子马蹄》: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此外,古籍《周易》一书中也有认为简易、简能是万物处世的基本原则,是帝王立功建业的前提,是社会永久发展的基础的观点。《周易系辞上》云: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一切事情都要从简从易,这才是贤人所追求的。[2]同时,节约也是在中国传统道德中普及最广、最深入人心的美德之一。春秋战国时期,孔子认为节俭是

4、做人的准则,他在仁学中提出了温、良、恭、俭、让等道德概念,如《论语八佾》: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论语述而》:奢则不孙,俭则固。意为奢侈使人狂妄,节俭使人安稳。过节俭的生活,就是爱惜资源的表现。[2]鲁国大夫御孙有言: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道家创始人老子、庄子提倡本文由.L.收集整理俭,并主张无欲不争。法家《韩非子》一书中要求人们要从各方面勤俭节约。《韩非子难二》中还强调了人在节俭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认为节俭是由人决定的,俭于财用,节于衣食,宫室器械,周于资用,不事好玩,则入多。入多,皆人为也。(《韩非子难二》)先秦诸子百家也有诸多关于节约思想的言论,如《管子乘马

5、》中的因天材,就地利,辨于黄金之理则知侈俭,知侈俭则百用节矣。  在中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党的十八大也大力倡导节俭之风,并明确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理念的本质就是保障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它的提出既体现了全新的生产和消费观念,也体现了我国传统的生态伦理观。此后,结合各自专业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一些学者提出了建立节约型企业、节约型大学、节约型建筑、节约型城市等理念。同时,从事设计研究和实践的学者们也提出了节约型设计的理念。[3]  一、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与节约型设计观  在节约思潮的不断推动下,新时期越来越多的产品也开始注重节约的理念,提倡资源利用的最优化。相关行业的商

6、(协)会也在积极筹划节约型产品的研发和推广,并着手将节约的概念录入行业规划。而对于节约型产品的具体思考,有的生产商认为产品应讲究功能,设计越简单越好。然而,事实说明,在节约型产品中,设计的作用不容小觑,环保、适度、准确,符合实际需要的设计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节约型设计应该体现在设计思维和设计原则的更高层次上,而非单一的形式简约。如何把握好节约型设计的思维和原则,则需要我们努力去寻找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所在。  在农业文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是中国本土设计产生和发展的根源。传统哲学中常善救物、有无相生、和合共生等思想,与当代以可持续发展、资源优化配置为主要内容的节约型设计之间

7、,体现了某种同一性,它所蕴含的丰富的生态意识对节约型产品的产生和发展也起到良性的指导作用。  (一)中国古代生态哲学思想  庄子在其文章《月去箧》中表达了对生态变化的忧患情怀:天下皆知求其所不知而莫知求其所已知者,皆知非其所不善而莫知非其所已善者,是以大乱。意思是天下每每大乱、危机四伏,罪因皆在于人们不知足不知止。正由于这种不知足不知止,对上搅乱了日月的光明,对下熔耗了山川的精灵,中间破坏了四时的运行,使得天上的飞虫、地上的小草统统失去常性,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