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中的心理效应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

ID:9629085

大小:61.9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05-04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_第1页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_第2页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_第3页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_第4页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教育中的心理效应教育中的心理效应--刘懦德等著7、迈好眼前的一小步--高原现象常常有高考生问个不休:在开始复习阶段,我感到学习效率高,收获大,进步也快。但随着复习的进一步深入,虽然与原先同样甚至更努力地学习,却觉得自己所获得的知识越来越糊涂,原来记住的概念、定理,在头脑中也不再清晰。有时一点都学不下去,直走神,一点办法都没有。从而使得成绩停滞不前,甚至下滑。这是为什么呢?高原现象实际上,这种现象非常正常,它是学习过程的一个阶段,称为"高原现象"。之所以称为高原现象,是因为高原地形海拔高,但就其本身的地面来说却比较平坦,人在高原

2、上行走了很长时间,海拔高度并未上升。这与上述学习中出现的现象类似。试回想一下,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你是否有过同样的停滞不前的经历呢?有关研究表明:词汇量的多少明显影响到我们阅读能力的高低。但是当掌握的词汇量达到3500~4500的时候,就会出现第一次高原现象,平均滞留时间为8个月左右;达到6500-7500时,出现第二次高原现象,平均滞留时间为12个月左右。当词汇量达到了9560~10500的时候,第三次高原现象就出现平均滞留约18个月。在技能学习中常会出现高原现象。布瑞安等曾经研究了收发电报中动作技能的进步,结果发现,在收报练

3、习15~28天之间,成绩一度停顿下来,虽有练习,但成绩却不见提高,这就是练习进程中的高原时期。弗兰克斯等也曾经在研究中发现了高原现象,他的实验任务是追踪物体,每天练习105次,共10天。结果发现,在最初的4天中,进步十分明显;在第5、6、7三天中,学习没有提高,呈现高原现象;而7天后,学习成绩进一步提高。其他技能如弹钢琴、射击、打太极拳等的练习中都存在类似的高原现象。只问耕耘,不问收获造成高原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学习方法方面,学习阶段开始所用的方法,到高原期不一定再合理,所以当到了高原期,学习者要尽早探索适应该阶段的学习方

4、法。另外,学习者的学习方法在使用过程中会逐渐暴露出缺点。在个人意志方面,学习者学到一定程度时,会感觉到非常疲劳,学习动机会下降许多。这时就需要学习者坚持,保持强劲的动力系统。遇到困境时,具有攻关精神和百折不挠的勇气,有顽强的意志力,才能克服高原现象。有一位马拉松赛跑冠军说,我在跑步时,我每一时刻想念着的不是终点,而是怎么迈好眼前的下一步。有识者云:"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克服高原现象需要的是耐心。在个人知识方面,知识基础不牢的学生很容易遇到高原现象。知识基础不足的学生在学习上"欠债"太多,因而克服高原现象的一个重要方法是丰富自

5、己的各种知识,打下丰富的知识基础。即使基础知识扎实,局部技能熟练,但要将它们加以综合,使它们连贯起来,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创造"第二次呼吸"学习是一个过程,经历从开始阶段、迅速提高阶段、高原期以及再次提高阶段的循环往复。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经说讨.一个人走向成功必须经历三大境界:一者,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二者,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三者,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第二境界就相当于我们所说的高原阶段。高原现象并非是极限,并非是不能再进步的代名词,相反,它就像是黎明前的黑夜,只要突

6、破这一关,我们获得的将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更何况创造性的成果也往往发生在高原期之后,我们就更没有临阵脱逃的理由了。高原现象就像体育运动特别是中长跑中出现的"极点"现象。大家可能都有体会,在中长跑时,由于能量消耗大,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出现呼吸急促,胸闷难忍,下肢沉重,动作不协调,甚至有恶心的现象,这在运动生理学上称为"极点"。当"极点"出现后,若情绪稳定,并适当减慢速度,加深呼吸,坚持下去,上述生理现象将会逐步缓解与消失。这是由于氧供应逐步得到增加,机体功能重新得到改善,从而使运动能力提高,动作重新变得协调有力,这标志着"极点'

7、'已经有所克服,生理过程出现了新的平衡。此种现象运动生理学称为"第二次呼吸"。同理,在学习中,经过我们的努力,也能闯过高原期这一关.创造出学习中的"第二次呼吸"!8、柳暗花明又一村--思维定势"小明的爸爸有三个儿子,老大叫大乐,老二,q二乐,那么老三叫什么?"你的答案是什么呢?三乐、小乐还是小明?毋庸置疑,正确答案应当是小明,因为问题里面明明写着"小明"的爸爸有三个儿子。是美女,还是老妪下面有三幅图片。请你先看左边一幅,然后再看中间一幅,你看见了什么?如果你先看右边一幅,再看中间一幅,你现在又看见了什么?在看了左边一幅图后,从

8、中间一幅图中看到了一位老太太。而在看了右边一幅图后,从中间一幅图中却看到了一位年轻的少妇。我们的思维明显受到前面思维的影响,这种现象被称为定势。定势现象是非常普遍的,连动物也不例外。曾经有位城市青年在乡下看到有位老农把一头大水牛拴在一个小木桩上。就走上前,对老农说:"大伯,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