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628580
大小:86.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05-04
《宋代浙东实学经济思想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宋代浙东实学经济思想研究───以叶适为中心一、宋学的“实学”倾向与“践履”同“事功”之分一般说来,实学是明中叶以降三百余年的重要社会思潮。实际上,实学自宋即伴随新儒学(即宋学)而共生演化。理学、心学中蕴涵反空疏虚学而主张"躬行践履"的实学特色,而浙东学派讲求实利功效力倡"经世致用"之实学,开明清事功实学之先河,成为东南区域史研究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所谓"宋学"即宋代学术,包括文、史、哲、经各学。其结构特征主要是学派林立各有传承,又相互汲取相互交锋,兼容并蓄相斥趋同;其学术特征主要是对儒家经典及其传注的质疑,通过较为开放自主的方式重新解经,以阐发学术见解思想主张,探索义理性命
2、宇宙生成。表现出经世济用、规范伦理或重思辨、明义理的思想倾向,学理思路又多吸收释、道二教,因而在方法、观念、学风上有别于传统儒学。宋代丰富多彩的思想学说和格调迥异趋同的观点主张,汇集而成精神文化发展的五彩长河,蕴积而为中国传统社会文化发展的又一高峰。继先秦诸子、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之后,宋学蓬起,自"宋初三先生"、李觏、范仲淹、欧阳修、周敦颐、邵雍、张载、王安石、司马光、苏轼、程颐、程颢到张轼、朱熹、陆九渊、吕祖谦、陈亮、叶适等思想家,人才济济,学派林立,各臻其妙,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兴起于北宋集成于南宋的理学。自周敦颐、张载、二程,发展到南宋的朱熹、陆九渊,建构了
3、理学发展的流脉体系,至元明而流变赓续,入清渐趋衰微。理学融汇儒、释、道三教,结合自然科学的发展,使儒学思辨化、哲理化,并发展了儒家学说的道德伦理,成为中国帝政时代后期社会秩序意识形态的核心,和士林学术思想与思维定式的规范。实学与理学共生而又对立于理学。明代实学家崔铣说:"宋之四子造诣精矣,皆实学矣。"(《洹词》卷10)"宋之四子"即周敦颐、程颐、张载、邵雍。清代实学家章学诚也称赞朱子学是"性命、事功、学问、文章合而为一",认为其后学"皆承朱子而务为实学"。(《文史通义》卷3《朱陆》)但"实学"一词在宋以前就有,如东汉王充《论衡·非韩篇》说:"以儒名而俗行,以实学而伪说,贪官尊
4、荣,故不足贵。"《全齐文》卷26《释玄光》有"圣贤功绩,何莫由斯。实学者之渊海,生民之日月"(收入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3册)。唐代道宣撰《续高僧传》卷13《释道岳》"毗昙成实学知非好,摄大乘论诚乃清微。"《旧唐书》卷119《杨绾传》引其论贡举之弊的奏疏中有"人伦一变,既归实学,当识大猷"。至宋,伴随着理学的兴起"实学"的概念被更多地运用,如《河南程氏遗书》卷一记载程颐说:"治经,实学也。……如国家有九经及历代圣人之迹,莫非实学也。"他强调"穷经将以致用也。"(同上,卷4)朱熹《中庸章句》的《题解》开篇讲程子释《中庸》"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
5、无穷,皆实学也。"他批评"近世学者不知圣门实学之根本次第,而溺于老、佛之说,无致知之功,无力行之实"(《朱文公文集》卷46)。他认为"今学问流而为禅,上蔡(指谢良佐)为之首,今人自无实学"(《朱子语类》卷5)"一味说入虚谈最为惑人,然亦但能谩得无学底人,若是有实学人,如何被他谩才说悟,便不是学问。"(《朱子语类》卷121)"大抵今日之弊,务讲学者多阙于践履,……殊不知因践履之实,以致讲学之功,使所知益明,则所守日用。"(《朱文公文集》卷46)他指出:"只是无志,以举业为妨实学",提出"学之之博,未若知之之要;知之之要,未若行之之实。"(《朱子语类》卷13)可见朱子是十分强调实
6、学的。其他宋学者也大多倡实学,如张拭说:"圣门实学,贵于践履"。(《南轩全集·论语解》卷四)心学提倡"躬行实践"(《陆九渊集》卷6),陆九渊讲自己"平生学问惟有一实,一实则万虚皆碎。"(《陆九渊集》卷36)其文集中有包恢在《三陆先生祠堂记》中提到"孟子之实学"(同上,卷36)"唐虞三代之实学"(同上,卷35)等说法。宋代官方文书也用实学,如建炎元年科举诏令中有"俾谨择于考官,用精搜于实学";庆元四年有言者叹云"天下士子,谁务实学哉!"(《应当说,儒家传统中是有经世内涵的,而无论程、朱还是陆、王,都未完全抛弃此传统,理学思想体系中也蕴涵着某些实学的因素,"所以明清时期的实学家在
7、批评、否定理学的空谈心性的同时,对其中的某些实学思想也多加肯定和继承。"(1)但理学是在反对佛老的"虚无寂灭之教"与汉学"辞章记诵之学"中发展实学的,将追求人间真实的圣贤之学,和在现实生活中实践道德之学,称为实学,即日本学者所称的"追求人间真实之实学"与"道德实践之实学",而称明末清初的实学为"经世致用之实学"。著名实学研究者源了圆先生提出:"实学乃如具有多种侧面之巨像",有实践、实用、实证、求实等等之学,观其与社会之关系有"经世济民、经世致用"、"利用厚生"等等之学。"当人们不满意现存之思潮及价值观,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