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项目教学法在景点导游专业课教学中的运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项目教学法在景点导游专业课教学中的运用 论文关键词:项目教学法景点导游专业课 论文摘要:在旅游专业课中运用项目教学法,改变了以往教师搬运知识给学生的传统教学方式。而体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在工作过程中获取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特点,激发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一、项目教学法 目前,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正在各地蓬勃进行,职教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职业教育要遵循职教的规律进行办学,摒除长期以来大多数学校以普教模式办职教的俗套。职教的办学方针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因此,以任
2、务引领为主体的项目课程正受到我国职教课改的追宠。项目教学法是以科研生产项目为载体,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对实际科研、生产项目进行开发、制作的研究性学习的一种教学法。该教学法突破了传统以知识为载体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作为学习的行动主体,要以职业情境中的行动能力为目标,以基于职业情境中的行动过程为途径,以独立地计划,独立地实施与独立地评估即自我调节的行动为方法,以师生及生生之间互动的合作行动为方式,以强调学习中学生自我构建的行动过程为学习过程,以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整合后形成的行动能力为评价标准。”①项目教学法主要有项目教学的设计、项目教学的
3、组织、项目教学的实施和项目教学的评估四个过程。 二、项目教学实例 (一)项目教学的设计 景点实地导游是旅游专业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也是《国家导游人员资格考试》中的口试科目。我校04级大旅2个班参加了06年国导证的考试,已有部分同学顺利通过资格考试拿到了导游证,为适应市场需要,我们调整了教学计划,为已拿到国导证的同学开设了《华东线景点导游》这门课。针对这部分已有导游理论基础的学生,我尝试运用项目教学法为教学手段,基于导游服务中景点导游这一工作过程为任务引领实施教学,在景点的选择中我首先排除了华东线的景点,而是选择了学生们比较熟悉的我校校园
4、。我校始建于1884年,已有123年的历史,是古城南京最古老的一所学校,本有就具有丰富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近年来,我校校园经过不断地修缮美化,校园环境得到大大改观,成为南京莫愁路上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学校经过不懈的努力,教学质量和社会影响得到不断的提升。以学生们熟悉的校园环境作为景点,有利于学生实地走访,查找资料,积累学习经验,为下面的华东线景点的学习打下基础,同时又能将学生爱祖国,爱江山的职业素养首先体现在爱家乡、爱校园这一实处。 (二)项目教学的组织 1.进行分组 项目教学组织是项目教学顺利实施的前提,项目课程是以个体和小组工作完成项
5、目计划,以小组作为主要的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形式成为它的辅助,为确保项目活动的开展和形成学生间稳定的合作关系,首先要进行科学的分组,在学生自我分组的前提下,教师要发挥协调作用,对组员进行微调,将不同能力、不同优势的学生划分到一个小组,这样有利于学生在项目活动中发挥各自优势,便于学生间相互学习、相互合作。我将全班30人按“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在学生自愿的前提下进行局部微调,平均分成6组,每组5人。 2.明确任务 项目教学是以职业工作中某一具体任务为引领的,小组分好后接着就是各小组进行讨论,明确各小组的具体工作任务,教师发给每小组一张工作
6、任务书,各小组填写。任务书中有终极目标和阶段目标。本项目课程的终极目标就是各小组能独立地进行校园讲解,这里包含了搜集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对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制作PPT、编写导游词、独立进行讲解、进行景点导游的其它相关服务等具体任务。这样各小组在确定了任务之后就可围绕任务开展具体的工作。 3.确定工作步骤和程序 这是实施项目教学的基础,在明确任务之后,各小组开展讨论,围绕工作任务和时间要求,制定出各小组的工作步骤和程序。教师在此过程中要发挥主导作用,积极地进行参预和引导,我在此过程中安排了我校部分退离体老教师和学生的座谈,参观我校的校史馆,引
7、导学生就学校的某方面问题找那些相关部门等,为学生能顺利地实施工作计划提供帮助。特别是老教师和学生座谈,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宝贵的查找活资料的机会,也激发了老教师发挥余热,参预学校工作的积极性,他们座谈后主动表示,要跟踪这次活动,为学生的活动计划出谋划策,为学生当好参谋,参加学生任务结果的评价等。这些老教师的参预,为该项目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很好的帮助。 三、项目教学的实施 项目教学的实施是项目教学的关键一环,在项目教学的实施中各小组围绕着项目任务,遵循工作步骤和程序自主地开展活动,在搜集资料、对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制作PPT、编写导游词、独立进行
8、讲解、进行景点导游的其它相关服务等具体任务环节中,各小组成员分工协作,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是将知识和理论灌输给学生,而是引导他们进一步思索探究,学生自